次日清晨。
陰雨綿綿,冷風呼嘯。
平日裡,遊人如織,喧鬨無比的京都西郊廣場,此時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道路兩旁,擠滿了前來送行的京都百姓。
雖然官方刻意封鎖了消息,也從未承認事件的真實性,但鎮北王前日意外身亡的傳聞,還是讓不少人震驚不已。
西郊廣場,是通往七寶山公墓的必經之路。
聽說,今天上午,鎮北王的靈車將經過這裡。
少部分聽到那則傳聞的百姓們,便自發出現在這裡,送彆鎮北王。
寒風細雨,依然阻擋不了四麵八方彙聚而來的京都百姓。
人們或胸戴白花,或身穿黑衣,手裡打著黑傘,或穿著雨衣,一臉哀痛的站在道路兩邊。
此時,場上的氣氛,沉重,壓抑。
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和思念,在眾人的周圍彌漫。
此時,任何言語,都顯得蒼白無比。
現場隨處可見的白色橫幅和手舉的木牌,承載著人們對鎮北王的悼念。
“沉痛悼念鎮北王。”
“鎮北王千古!”
“收失地,揚國威,鎮北王永垂不朽!”
“我敬愛的鎮北王,一路走好!”
“民族英雄,一路走好!”
“忘戰必危,送彆英烈!”
轟隆隆!
廣場上空,烏雲壓頂,不時有電光閃耀。
緊隨而來的,是一道道低沉的悶響,從滾滾烏雲之中突然炸響。
就好似,戰鼓擂動。
春風吹,細雨飛,戰鼓齊鳴。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春雨紛紛,哀思綿綿。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隨著轟隆的雷聲,電光閃耀間,人們仿佛置身於一處北疆戰場,好似親眼目睹大夏國的好兒郎,在那位鎮北王的帶領下,浴血奮戰。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雷聲轟隆,振聾發聵。
英烈已逝,但大夏國的百姓,不會忘記。
太平盛世,警鐘長鳴。
北疆萬裡邊境,因那個人而一片安寧。
有北疆軍十萬鐵騎在,北疆二十年內無戰事。
是鎮北王,替大夏國多爭取了二十年的太平盛世。
可惜!
他走了。
北疆十萬鐵騎,群龍無首。
日後,若北疆烽煙再起,誰來替大夏國鎮守邊關,守護這大好河山?
場上數百名京都市民,紛紛眼眶微紅,一臉悲痛。
路過的一些群眾,也都紛紛駐足。
當他們看到那些橫幅和木牌上的文字後,紛紛驚詫莫名。
“這這怎麼可能?鎮北王就這麼沒了?”
“我的天呐,不是吧?”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鎮北王前段時間不是還好好的嗎?”
“我心目中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死了?”
鎮北王死了。
這個消息,迅速在京都市內傳播,驚呆了所有人。
越來越多的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
“天妒英才!鎮北王那麼好的人,居然英年早逝?”
“老天爺,你真是瞎了眼啊!”
“好人,怎麼就沒好報呢?”
“應該不是真的吧?鎮北王哪那麼容易死?”
“千真萬確,我聽說上午十點,靈車會從這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