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拜年(求追讀!^^)(2 / 2)

畢竟能在積英巷住著的人家,門第都不差,日後還是要多多往來。

然後是上門拜訪中舉那年的主考官,也就是恩師家,這算是如今盛紘官場上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了,也算是他的天然派係。

這是盛紘中了進士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的,改不了。

接著便是同在京城為官的往日同窗,同年,同鄉,這些人家都要上門拉關係,攀交情,這般仕途才能走的順暢。

至於盛老太太的人脈關係。

不說盛家和勇毅侯府鬨掰,就單論勇毅侯府不在汴京,遠在金陵,這也是不可能的事。

至於其他的關係,盛老太太沒和盛紘細說,盛紘也就知道個餘閣老家的餘老夫人,但這關係扯得有些遠,縱使盛紘眼巴巴著想要去餘閣老家拜訪,求進步,最終也沒好意思上門。

但凡自己是盛老太太的親子,為了自己的仕途,盛紘也要厚著臉皮去餘閣老家蹭一蹭,但可惜自己隻是個過繼的庶子。

同盛家一樣。

平陽侯府楊家也要出去拜年。

不過不像盛家一般,楊家作為侯爵勳貴,隻需要親自上門拜訪有交情的勳貴,其餘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家裡等人上門拜年。

除了等人拜年外,楊家還特意在門口掛了一個大紅袋子,上書“接福”二字,用以接受彆家遞上來的拜年貼。

很多達官貴人的府邸門口都有同樣的大紅袋子。

實在是需要接收的拜年貼太多,光靠門房的仆人一個一個領根本忙不過來,索性直接掛了一個“接福袋”,接收遞上來的拜年貼。

根據陳大娘子的“外事自己負責”的指示,拜年這件事當然也得是楊文遠來。

因此剛從皇宮回到家門口,楊文遠馬車都沒下,就踏上了出門拜年之路。

拜年的伴手禮陳大娘子已經準備好。

是一種紅木漆盤的容器,喚做“饋歲盤盒”,上麵刻著吉祥話,裡麵盛放禮品。

楊文遠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英國公府。

畢竟同為勳貴,自然要先拜訪勳貴裡的老大哥。

何況楊文遠之後也要參軍,更是得

先來英國公府。

作為武勳中的頂級大佬,英國公府的牌麵足得很,這時候大門口停著不少勳貴人家的馬車。

勳貴人家的門房眼尖得很,楊文遠還沒下馬車,就被認出了侯府的馬車,立馬就有英國公府的管家來迎。

進入英國公府。

楊文遠看到了發須皆白的英國公,以及剛剛見過的英國公夫人和旁邊一臉英氣的張桂芬。

至於家裡的嫡子,應當是出去拜年了。

作為英國公夫人老蚌生珠產下的獨女,張桂芬自然是得到了張家的集體寵愛。

即便張桂芬從小喜歡舞刀弄槍,家裡人也全都隨著她。

但是這份寵愛顯然也是有限的。

不然後來英國公也不會不顧英國公夫人的反對,堅持否了英國公夫人嫁張家旁係女子給沈國舅的提議,還回絕了差不多談好的親事,也要把張桂芬嫁給沈國舅。

顯然,英國公對於獨女的寵愛遠不及老勇毅侯。

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一個是沒有延續嫡係血脈的希望,隻能把所有寵愛歸於女兒,一個還有兒子延綿家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