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履與邊上的藍珪對視一笑,就跟偷吃了小雞的狐狸。
“大王應該知道,那王雲與磁州以及宗相公早就有過接觸,他上次從金軍營中回京曾路過這裡。因為覺地金人很可能會打真定南下,便建議宗相公堅壁清野,不給金人留下任何糧草。
宗相公怕也是心中早有此意,便順水推舟借機下令,嚴令磁州城外居民,將穀米等物全部運到城內。而磁州人隻知道這是王雲的建議,因此對他都很怨恨。
因為二太子(斡離不)帶的大軍雖然南下了,可卻並沒從磁州走。
金兵從真定向南時候,一頭撞在了慶源府的王總管手裡,攻城未果,反被殺敗。由是那二太子便放棄攻城,繼續繞城南下。再因為範相公統兵五萬,守衛在滑州、濬州一帶,嚴陣設防,二太子見我朝大軍有準備,就二度改變行軍路線,領兵轉道恩州古榆渡,然後直趨大名府,在魏縣李固渡渡過了黃河。磁州根本未曾見敵。”
這下事兒大發了。
“先前的堅壁清野可是叫本處百姓損失巨大。眼下磁州百姓紛紛說:虜人並不從此路來,何必清野?毀懷我牆屋,籍沒我草糧,王雲這廝約莫是金人細作。
這次,磁州百姓見王雲又陪同大王北去和議,上下都在痛罵他。”
趙構半響沒有說話,本身的記憶已經與他融合,那就跟看了一場漫長的電影一樣,他是不可能把一切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一些事兒需要先給一個提示來,這才能想到。
乍然見聽康履說什麼王總管、範相公,他根本就不知道王總管、範相公是誰。但腦子裡一個個片段閃現過後,他就已經明白誰是誰了,臉上還露出一股掩不住的喜色來。
慶源府的王總管,就是王淵,一個他(21世紀)似乎有點印象的人,好像是南宋初期的大將。而事實上這王淵輕財好義,善騎射,勇謀兼備,也的確是西軍出身的一員悍將。
斡離不打真定南下,金軍騎兵撒開馬韁就跑了起來。
這運用騎兵隊伍長途奔襲,就好像是外出打獵一樣,取得勝利就滿載而歸,是金人慣用的傳統戰術。斡離不率東路軍兩次南下,都采用了這套戰術。
與相對‘斯文’一點的粘罕很不同。粘罕帶領的西路金軍一路上對所過州縣,采用的是“服者撫之,拒者攻之”的政策,所過州縣基本上都被他掃平(河東)。可斡離不帶領的東路金軍,對沿途州縣卻基本采取繞城而過的策略,除非是必要,那是不會去與堅固的城池死磕硬碰的。
慶源府就是一個需要必須攻下的地方,因為金兵南下走了上百裡,要在這兒好生的歇歇腳,喘口氣。斡離不就打算組織攻城,希望一舉拿下慶源府。卻不料城中那些膽怯如羔羊的宋軍先發製人,守將王淵派遣州統製官韓世忠揀選步兵三百人,從西北門出城偷襲金軍。韓世忠先放火焚燒金軍的營寨,造成寨內大亂,然後趁機率眾殺入,殺死金人數百,殺傷無數。
金兵算是吃了個小苦頭。
不僅沒拿下慶源府城,還損失了一些人。
來日整兵再去攻打,也是沒能拿下。斡離不見這兒是個硬茬子,索性就又繞城而去了。
王淵立即派人入京,將韓世忠戰績報告給老領導劉韐。劉韐再上奏趙桓,後者很是高興,下旨任命韓世忠為正任防奭使,其他參戰將士也一律行賞。
那下旨的時候趙構還沒有離開東京城。
趙構如何不歡喜?這隊伍還沒開張呢,先就知道韓世忠在那兒了。南宋諸將裡,韓世忠給人的感覺固然不能同嶽飛相比,可也絕對是一個能打仗,能打硬仗的人。
而範相公就是寧武軍節度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範訥,又一個趙構全然沒啥印象而眼下卻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的人。
統兵五萬,守衛在滑州、濬州一帶,嚴陣設防。而那裡本是斡離不上次南下東京城,渡黃河的地方。
斡離不見守備森嚴,索性就二度轉向去了大名府。這磁州也因此而躲過了兵災之禍。
然磁州百姓因為堅壁清野卻無不損失慘重,一個個不恨宗澤,卻都恨起了王雲,趙構就知道自己在進磁州的時候,就聽人大聲呼籲:“王雲是細作,他肯定是想將大王獻給虜人。大王勿行,不如起兵!”
估摸著宗澤也在內裡有了些推波助瀾的手段。
那或許是因為他真的看不慣王雲為金兵張聲勢的行做,可下令磁州上下堅壁清野的到底是宗澤啊。結果人人都恨起了王雲,這對趙構還是有一定衝擊感的。
乃至他都又想起了王雲,後者的立場固然叫趙構有些不舒服,可在如今這個關頭,能受命奉使,就大步而去,這也是一個‘忠’了。隻要他真的沒有跟女真暗有勾當,就是有點缺鈣,那也能稱一忠臣。
上輩子時候,南明要跟滿清苟合,派出了第一波人後(左懋第),那就再找不出第二個不怕死的人選了麼,那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宗相公與王雲極不對付,他先前都已上奏官家說:王雲多次往返金軍,與金人熟悉,恐怕他會為金人謀利益,從而出賣國家,切勿上當受騙。”
趙構心裡又是一震,這種關係奏折的事兒,康履如何自動?
“好叫大王釋憂。那官家已經把宗相公這份奏章發給了王雲那廝。午時方才抵到。王雲見了大怒,將宗相公好聲一頓責備,還說他欺詐朝廷。”宗澤手中可沒有一萬五千軍。
“宗相公被王雲當眾斥責一番,豈會善罷甘休?”
這位可是東京的官家看好的人,更是本地的長官,深的磁州上下之心。
趙構半響無語,趙桓這是什麼操作?是在說自己深信王雲不疑麼?可你要真那馬看重王雲,為什麼要叫他去幾次進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