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2 / 2)

那以大草原為載體的草原‘絲綢之路’可已經存在了二百年。對中亞各國影響深遠。

然而數十年轉眼過去,東喀喇汗國近來承受的來自塞爾柱人的壓力愈發巨大,葛邏祿人近乎於獨立,大汗與副汗之間隔閡深重,東喀喇汗國的實力降至了建國以來的穀地,偏偏遼國已經破滅,眨眼間西夏也成為了過去式,可不就叫東喀喇汗國再次盯上了趙宋麼。

因為在西域的曆史上,千年的時光中,它們已經被強盛中的中原王朝納為己有了好多次,李唐時候,唐軍更殺入了中亞河中地區,與強盛的大食帝國爭雄於怛邏斯。

人至暮年的阿赫馬德·阿爾斯蘭汗,並不認為比之東喀喇更加衰弱的高昌回鶻能夠抵擋的住趙宋的兵鋒和伸來的觸角。

雖然他覺得自己去勾搭趙宋,很是有點引狼入室的感覺,可他已經要死了,麵對著塞爾柱人揮來的利刃,麵對著汗國北部該死的葛邏祿人,還有更北方在背後隱隱支持者葛邏祿人的東克普恰克人,就是飲鴆止渴,他也認了。

所以,西喀喇汗國的使臣來了。前來中原的他們代表的並不是自己的意誌,而是背後的塞爾柱帝國。加之湊熱鬨的東克普恰克人,或者說是東克普恰克汗國。

這個諸多部族聯合起來的政治勢力,隨著克普恰克人的分裂衰敗,已經不能對南方的各國各民族製造重大的威脅了。屬於克普恰克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他們現在就是一個鬆散的部族大聯盟,與裡海西側的‘兄弟’——西克普恰克聯盟,占據著廣袤的欽察大草原。

他們湊熱鬨一樣的派人使宋,那更多是為了更近距離的旁觀這場紛爭——東喀喇汗國與宋帝國之間的關係,宋帝國對西喀喇汗國,乃至是其背後的塞爾柱人的態度。

這可真的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而且跟隨使團前來的還有很多各國商人,這些人一路進到中原,進到汴梁,且不說他們對趙宋王朝的認知如何了,隻一個通譯問題,就讓禮部上下焦頭爛額。

“讓禮部從汴梁的那些白番商戶裡抽取些人手,彼輩人手下定有精通番話之人,好解此燃眉之急。”然後還是要自己自力更生啊。

“此事了了,禮部當著手組建同文館。”

對於這種‘突發’狀況,趙構還能見招拆招。可對於東西喀喇汗國呢?對於塞爾柱人呢?那每一絲每一毫的態度分寸與趙宋今後的西進策略可都息息相關啊。

趙構這些日子裡都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會議。

因為整個西進策略,從地理探查到高昌回鶻和東喀喇汗國的解決方法,然後是對中亞各勢力的解決,那都涉及到了趙宋帝國的方方麵麵。

在東麵的女真沒有被徹底乾趴下之前,趙宋是不可能大手筆的用於西麵的。而對金人的戰事,誰敢說就一定能順順利利?

遼東關外那麼廣闊的土地,金人若不正麵相抗,那都不知道能絆住宋軍手腳多久呢。更沒人能估算出對金作戰的錢糧軍需之耗費來。

如果把女真打平了,可國庫裡卻空蕩蕩的了,那要施行西進策略,卻又要一定年月的積累……

總之,趙構很有種眼冒金星的感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