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林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因為沒有鬆樹,她把原詩中的“鬆”改成了“林”。蓮花和竹子南園就有,用在詩裡也算勉強。王孫真的很切題呐,南山居可不是又住過王爺又住過皇子。
然後,她又畫蛇添足地解釋了一句,“這裡的王孫不光指的是王爺皇子,還包括了像先生和鄭院長、爺爺這些隱居的人。”
江又梅說完看到這些人沒有任何反應,還有些納悶,難道這個朝代不會欣賞王維這種唯美的詩?都怪平時自己太忙,也沒留意和研究他們作詩的特點。
江又梅又眨了眨眼睛有些懊惱,小包子衝上來一把抱住江又梅激動地說道,“娘啊,太好了,你作的這首詩太好了,我的娘親真能乾!”說到後麵聲音裡竟是帶了幾分哭音。
小包子的話音一落,江老先生也是激動萬分地說,“好徒弟,師傅這幅圖也隻有你的這首詩配得上。”
“好詩,真是好詩,堪稱大家之作。江先生,剛才是老夫眼拙了。”鄭院長大聲叫道,又催促道。“快,快把這首詩題在圖上麵。”
江又梅很是有自知之明地搖著頭,“我的字拿不出手,會給這幅圖抹黑的。”
鄭院長又催促江老先生道,“趕緊的,江老先生快把這首詩題在這圖上。”
江老先生看著鄭院長笑道,“我的字也不是最好的。好圖加好詩,再加上好字,那才是錦上添花。咱們大康朝曾經的狀元郎、首輔,現任鹿鳴書院院長的鄭先生的一手好字,可是響徹大江朝南北的。”
對啊,鄭院長可是有書法大家的名頭的。
鄭院長聽了也是一喜,一激動咋把自己給搞忘了呢?他袖子一挽,頗有氣勢地對書僮喊道,“筆墨侍候。”
喊完了一看,這裡也沒有寫的地方啊,於是幾人就去了東廂小包子的書房。
江又梅跟在他們後麵,還回過頭來對這江家幾人和陳老爺子說,“你們慢慢吃,我們過去一趟。”
江老爺子和陳老爺子正喝得高興,擺手道,“去吧,去吧。”
鄭院長站在書案前,俯身在圖的左上側空餘地方把詩題了上去。他寫的是行書,飄逸清新,如行雲流水,跟詩情畫意完美地結合起來。
然後,江曉嵐、鄭文昆、南山居士的三個印章往上一蓋。這幅圖應該是目前大康朝最值錢和最具有收藏價值的一幅圖了吧。
江老先生大方地笑道,“這副圖畫的是南山居,就留在這裡吧。也算是謝謝徒弟這些年來照顧我們這些老頭子的禮物。”
江又梅高興地接過圖,看到鄭院長心痛得臉直抽抽,笑道,“我也不好意思白拿師傅和鄭院長的圖和字,我再送你們一人一幅人物畫,算做我的謝禮。”
江老先生大笑道,“徒弟上道,我兒子可一直想求幅你的人物圖。”
江又梅嗔道,“那師傅不早說,師兄想要,送他一幅就是了。我原以為師傅的兒子不會瞧得上我的畫咧。”接著又豪爽道,“我大畫房裡的畫隨你們挑。”
飯後,老宅的人和孫先生他們先走了。江老先生挑了一幅“漁舟唱晚圖”,鄭院長挑了一幅“銅雀台歌圖”。
江又梅想了想,又拿了一幅“千裡走單騎圖”給了江大富夫婦。並輕聲囑咐說,“這幅圖拿回去放好,它比你家裡所有東西加在一起還值錢。”
江大富一聽有些嚇著了,忙說道,“閨女,那還是放在你這裡好,拿回去我怕是連覺都睡不著。”
“哪有那麼誇張,”江又梅笑道,“光顧你家裡的賊人也不會知道這幅畫值錢。”
然後又珍而重之地把“山居秋晚圖”放進箱子裡,並對小包子說,“這是南山居的真實寫照,是咱們母子一磚一瓦建起來的。你要好好保管,一代一代傳下去。”
小包子也鄭重地點點頭,“娘親,我會的。”
第二天一早,江又梅、鄭院長帶著幾個孩子和下人們去了東河村碼頭,這次還帶了狗崽一家和小虎子。如今當了爹的虎娃沉穩多了,它似乎也不耐去京城,那裡沒有大山,哪有這裡好。而且,它的娘親還在寺廟裡,它隔個幾天還會讓林出他們帶著去靈濟寺看看虎娘。()
ps:謝謝書友140121184934099、冒牌的書迷的粉紅票,謝謝支持。謝謝親們,本月的粉紅票已經60張了,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