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是嶗山作聲。
“我嶗山人選也確定,分彆是上一屆少袍天師遮寰和三代弟子遮罡。”
見無人反對,冷家掌門也開始表態。
“冷家決定派冷惟參台。”
從大家報的名字來看,基本都是之前飛魚道的那幾人。
值得一提的是。
直到其餘六家報完自家弟子,茅山和龍虎山也遲遲沒表態。
如此一幕,不禁使得其餘六家稍感疑惑。
“二位道友,一共十座道台,我六家出了七名弟子。
剩下三座台,你倆家作何打算?”
迎著大家詫異的目光,茅山掌門緩緩搖了搖頭。
“哪還有三座台?嚴格來說,應該隻剩一座台。”
說著,茅山掌門將目光落到龍虎山掌門身上。
“溟燁掌門,我派昨晚已與烏山尚儒達成共識,且已選好了門中參台弟子。
三座台搞定了兩座,最後一台由你龍虎山擺平可好?”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知曉茅山掌門所說的最後一台指的是誰。
一時間,全場目光儘數落到最年輕的溟燁身上。
並且在他開口之前,莫窟派掌門又慎重提了聲。
“溟燁掌門,你這一台關乎了大家生死,八大道門的前途可全在你身上了。”
“沒錯!”嶗山掌門也跟著附和。“溟燁掌門,八大道門中,唯獨你龍虎山與那萬劫交情最深。
相信由你龍虎山出手,定能將他請來。”
嶗山掌門說完,青城山掌門也立即補充道。
“溟燁掌門,七大山既然敢提出擺台,說明早已了解我各家情況。
而且肯定來者不善,現在大家都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