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 / 2)

於蘭倒是明白:“你是覺得童大人的名聲不好聽,對不對?我聽的當時蔡京大人都是走他的路線,才有了如今的地位,他雖是樞密院事,卻簡在帝心,非同一般,隻可惜慣會斂財,為人又不是忠義之士,你覺得我們這是在為虎作倀?”

武鬆心底是有些這方麵的想法,但他沒有想到於蘭居然會這麼說出來。

而且說得這麼多直白。

他還特意跑出了門口看了一下,沒有什麼人在偷聽。

“你啊…”頓時他都有一些無奈了,“這話可不能亂說,傳到他耳朵裡不得了。”

“我能不知道嗎?所以我沒有在外人麵前說,隻在你麵前說。”

因為他不是外人,她也隻信得過他

武鬆聽懂了,心裡頭便有一些甜蜜。

他原本以為有些東西於蘭不懂,隻是沒有想到她竟然一針見血地說了出來,甚至於比他還要看得通透。

隻是不知道她竟然看得如此通透,為什麼還願意拜他為義父。

“其實,我也想幫義父,也想幫我們自己…”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以前沒有條件的時候,就想著吃飽喝足就行。

可現在已經可以吃飽喝足,擺在她麵前的有一個改變曆史的機會。

那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隨波逐流呢?

靖康之恥,不僅大宋皇族的恥辱,對於那些平民百姓而言,更是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如今他們也是大宋的子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她若是童貫的義女,武鬆就會更好的發展前程,她也能夠試著勸說童貫,不要走貪婪的路線,大不了,以後她開店還可以養活大家。

“二郎,義父幫了我們很多,如果可以,我也想勸他,做一個能臣,至於你,我希望你能有更好展示自己的機會。”

戚繼光再有能力也要迎合內閣首輔張居正。目的不是為了蠅營狗苟,封侯拜相,隻是為了蕩平倭寇,實現心中的抱負。

朝廷中有一個能說得上話的大臣,對於武將而言太重要了。

所以她不希望武鬆埋沒,也不希望她對此感到鄙夷,或者有很大的心理負擔。

結果,於蘭的擔心反而是錯誤的。

武鬆反而笑道:“我知道的!隻要你覺得好就好!”

對於他而言,曲意奉承做不到,但若是是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倒也簡單的要死。

如今他才從許學士那裡學了一些儒家的什麼思想。

但他到底是一個成年人,三觀早就形成了,聽得很是彆扭。

隻不過礙於許大人對他的知遇之恩,所以之乎者也,也聽下去了。隻是有些觀念並不認同罷了

於蘭覺得他這是典型的江湖草莽思想,而不是武將,沒有那種特殊的理想和抱負,建功立業的目的也不存粹,單純的隻是為了封妻蔭子。

至於手段不重要,目的才是比較重要的。

也幸好,旁人不知道他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話定然會覺得他就是大逆不道的思想。

兩個人剛想溫存,聽的院子裡頭的動靜。

武鬆的臉色都黑了,於蘭忍不住想笑。

確實,家裡頭的人多了,可是院子還是這麼小。

像夏荷秋菊是住在一個屋子的,施恩住的是以前清風的屋子。

大家的屋子這麼近,一些動靜,難免聽的清楚。

武鬆突然間覺得有個大一點兒的房子就好了。

“於蘭,你會不會覺得我有些沒本事?”

“為什麼這麼想?”於蘭詫異道。

她從來都沒有這麼覺得,他們兩個人分工又不一樣。

“我的俸祿還不夠多。咱們的院子也不夠大。”搞的他現在總想參與施恩他們做點事。

於蘭抿嘴笑了。

宋朝官員的俸祿卻是很豐厚的。官級越高,俸祿也越高。

應該說很多朝代官員沒有的待遇,尤其是退休了之後,像那些高級官員大臣的俸祿,也高的嚇人。

武鬆雖然官職小,但若說在京城養活一家子也足夠了。

但要買大房子就有些不夠用。

於蘭有心想說,童貫倒是提出給他們送一個大一點兒的宅院。

於蘭因為被這份厚禮砸的有些蒙圈,之間沒有直接接受下來。

“再忍一忍。”於蘭小聲的說道。

……

於蘭被童貫認作乾女兒的消息,沒幾天就傳開了。

她的請柬給了施恩、張青、孫二娘還有李師師。

李師師收到請柬很是意外,雖然大部分人表麵上對她好像都是客客氣氣的。

可實際上正式的場合誰也沒有請她過去。所以收到請柬的時候她很意外,也有些感動。

隻是隨後就道:“那天我就不去了吧!店裡頭走不開的,總要有一個人看著。”

實際上她看店鋪也是拿著話本,看的不亦樂乎。

她主要是顧慮到了於蘭的名聲,好歹也是童貫的義女,和她一個青樓女子走那麼近對她不好。

於蘭知道她的想法,把她的書都放下了。

“去吧,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一塊兒合夥做生意,我家京城也沒什麼朋友,到時候你要是不來,我反倒更加尷尬了。”

李師師心念一動,她知道於蘭是真的把她當成朋友的。猶豫了一下又問:“童大人同意?”

“他同意的,說我的朋友我來做主,再者他也不打算多請人。就咱們這些人聚一聚。”

童貫本來有意大肆操辦,本來他的乾女兒,該有更多的體麵。

但於蘭勸阻了。

眼下多事之秋,還是低調為妙。

最後童貫倒也同意了於蘭的說法。

李師師這邊同意了,蔡京那邊倒也知道了這個消息。知道了之後還很是意外,倒沒有想到童貫沒有從遠房子侄中挑選過繼的,反倒讓於蘭做他乾閨女。

他兒子女兒多,沒有這方麵的煩惱,不過該送的禮還得送。

他打算讓蔡去參加這個宴席。

這也是因為他和於蘭之間有交集,其他人都沒有。

至於太子趙桓這邊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倒是有些生氣,來到酒樓變著法得讓於蘭做了好幾道菜又換了好幾道菜,表示都不滿意。

這不是有些耍小孩的性子嗎?

於蘭心想至於嘛,兩輩子加起來,指不定都多大的人了。

最後於蘭好脾氣的菜做好再端上來,趙桓見她額頭上都是汗滴,才沒有繼續讓她再換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