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某地一所彆墅當中。
陳希象在教授林思齊練功的時候,自己也在修煉。
林思齊要想參加MMA,除了技巧性的東西要學外,真正重要的是先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所以他給林思齊製定的功課,不光光包括了站樁,還有高強度的體能訓練。
呼呼呼~~
林思齊滿頭大汗的從海灘上跑完一圈回來。
陳希象見狀笑道:“就是你現在這個狀態,練象形取意,最容易讓功夫上身。”
林思齊又聽到新的東西:“象形取意?”
陳希象看著東方初升的太陽,道:“象形取意——這四個字太金貴了,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我們的漢字就是如此得來的。”
“以後,你每天早上做完高強度訓練之後,都要對著東方練樁功。”
“說簡單點,就是練武要一股氛圍,人有了感覺,被這股氣氛所籠罩。”
林思齊的心態很好,心裡有個目標,練拳能著迷。
但這還不夠,必須要讓他時時刻刻都保持著這份喜興,說白了就是要二十四小時沉浸進去。
這就需要外部因素的心理催眠。
過去的師父練習形意拳的時候,不管白天黑夜,都要對著東方練,這是死規矩,因為太陽初升,會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心理效果,能讓人感動。
感動這兩個字,拆開了講,沒有多麼玄乎。
太陽初升,暖洋洋的照在人身上。
人的直觀感覺,就是心裡舒服。
這種心裡喜歡被調動了起來,會讓人沉浸進去這股氣氛裡。
這樣的狀態下,做事容易就會全神貫注,會增加練拳的效率。
“象形取意,這是心法,是輔助的作用,讓心神能始終在拳術上保持活躍和沉浸,功夫出來的會更快。”
林思齊悟了,再次感覺到陳希象教授的東西,是如此有道理。
這就是練拳有師傅的好處了。
會將東西掰開揉碎了告訴徒弟。
雖然拜師才隻有幾天,但林思齊望向陳希象的眼神,已經有了變化,多出了很多尊敬。
而陳希象知道,這才隻是一個開始。
越往後,教他的東西越多,他越會敬自己,也敬功夫。
教完了林思齊的練法,陳希象則回到了院內陽台上,他開始鋪開一張雪白宣紙,舉起狼毫毛筆寫字。
當然不是單純的寫字,這也是在修煉。
練得是自己的無名指,
人身的器官構造很玄妙,似乎每個部位都有自己的用處。
卻唯獨無名指似乎是一個廢指,不管是做農活還是摘菜做飯,都不太需要這個指頭。
它也是手掌裡唯一一個需要跟著其他手指才能一起動的指頭。
似乎除了寫毛筆字外,人沒有這個無名指,影響也不是很大。
但太極最高深的練法,卻好巧不巧,就在這根看似無用的無名指上。
太極拳勁講究的是有緊有鬆,剛柔並濟。
要想渾身發剛猛勁力,就必須身體先鬆柔一瞬。
無名指是人身上最鬆的部位,很難受力,這正應了太極的拳理。
所以練無名指是太極最高深的東西。
凡過去的太極大師,苦心造詣修行,都在這根指頭上。
要練到無名指一鬆,全身就緊。
繼而無名指一緊,全身變鬆。
好似這根手指就是渾身勁力一鬆一緊、一剛一柔的一個神奇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