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虎撲打三丈!(2 / 2)

諸天演道 鹿食萍 6481 字 11個月前

李小龍活動著手腕,在原地蹦跳了幾下,微微側起頭來,眸子內好似有兩道電光射出,已經擺出了他那經典的起手式。

”截拳道。”陳希象自然也不會陌生,他看上李小龍的最重要一點,便是這裡了。

李小龍的師承所有人都清楚,是拜師葉問,從而學到了詠春拳。

從詠春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南拳當中小的不能再小的一個拳種。

打法也簡單。

三板斧攤、膀、伏。

詠春之所以現在流傳如此之廣,甚至被傳得神乎其神,幾乎成為了在外國人眼中中國武術的重要代表。

李小龍功不可沒。

但其實這一路拳連“內家拳”的門子都沒摸到,從始至終取得都是南拳的短打技巧,心法上,並沒有與之匹配的樁功。

真正傳統意義上的內家拳,從來就隻有三路,那就是太極、八卦、形意。

八極拳一開始也是外家拳,後來在民國加以改進,有了內家樁功之後,才變成了內外兼修的一拳,擠進了內家拳的一脈。

所以陳希象一眼就看出了李小龍站姿當中,並沒有內家拳的底子,更不用說練出內勁了。

但李小龍的速度之快,舉世公認,再加上其自創的截拳道理念,理論上來說,簡直就是拳術中的“獨孤九劍”。

上善若水,以水喻道。

李小龍以水喻拳,見敵人來拳攻勢,而後自然截擊,這種高深的境界理念,已近乎於道。

若是陳希象是拳術初成參加格鬥大賽的那個階段,恐怕會被李小龍仗著自身恐怖的速度和高妙的拳理拚個不落下風。

但如今嘛……

李小龍已然擺好架子,雙眸緊緊地盯著距離七八米之外的陳希象,準備先讓陳希象出手過來,好摸清內家拳的神奇,再尋找破綻反攻。

“注意,我過來了。”

然而,這一刻他隻聽到陳希象帶笑提醒一句。

旋即。

台下幾萬人的觀眾,猛然隻聽到“轟”的一聲響。

卻是那一瞬之間。

陳希象以形意起式,右腳飛速踏前一小步,繼而跟著左右腳交換再連續踏出兩步。

呼!!!

好似一頭體型龐大的東北虎從林中撲出!

隱隱竟似乎腥風撲麵。

陳希象瞬間三個剪步,直接撲出了兩丈距離,電閃般一掌便罩向了李小龍麵門!

形意虎撲!

三百年來國術第一人孫祿堂曾在自傳中寫過:郭先生虎撲能打三丈,我自己充其量隻能打兩丈五,前輩之難及。

這是當年的化境宗師孫祿堂對形意巨擘郭雲深的推崇。

陳希象明勁成就那會兒,就已經有了牛馬之力。

而今。

而今陳希象以易骨之境,筋骨齊鳴之下,渾身運明、暗之勁……

一個虎撲後雖尚未有兩位化境前輩之能,卻也瞬間撲出了七八米,眨眼間就靠近了李小龍。

李小龍頓時腦袋一嗡。

他自持出腿速度快的天下絕倫,卻也絕沒想到,陳希象瞬間就能跨過七八米,直接一掌蓋臉而來。

砰!

這一刹那,李小龍念頭劇烈翻滾,臉色如冰難看,飛速的側身踢腿,隻能做到下意識的反踢過去。

陳希象卻毫不慌忙,迅速移肘,向下一壓,好似千斤磨盤墜落。

砰的砸落李小龍抬起的那隻腿,繼而反掌向上,借助那股虎撲過來的恐怖衝力,動作沒絲毫影響,五指直接扣在了李小龍的麵部。

想象一下要是有人瞬間朝你撲過來,一掌罩在頭上,那是一個什麼結果?

必然是被打的仰頭栽地的局麵。

這就是形意的主要打法,所謂的半步崩拳,以及剪步虎撲,都是借助足下發力,繼而整個人都好似一塊巨石被投了出去,猛然轟在敵人身上。

砰!

李小龍瞬間後腦朝地砸倒,被陳希象一掌呼頭,在用力一按,將整個人都按進了地麵,令現場蓬的一聲巨響。

戰鬥過程,快的不可思議。

本身陳希象便已經練成明、暗兩勁,筋、骨也都大成。

更是橫跨李小龍兩個國術境界,他在這世上同級彆的本就不存在對手了,這都還不能瞬間製服的話,那才是不正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