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以清源,以一道統萬道。
正一道由此而來。
即便是張天師飛升之後的一段歲月裡,正一道也是為天下間第一也是公認的第一道門。
但江山代有人才出。
因為全真呂重陽的出現,一統道門的正一道在失去了張天師之後,不得不開始落寞,然後如王朝更替一般,開啟了正一落寞,全真當興的新紀元。
一直持續到今天。
正一代代無人,而全真則代代出人才,一直從張紫陽、劉海蟾、白玉蟾、以至王重陽。
但卻偏偏在眼見全真有望成為第二個全盛時候的正一道,徹地成為天下第一道,做到如當初張天師一般,一統道門。
卻不想正一道這一代居然又反撲出了陳希象這樣的一個絕代天才。
丘處機握緊了拳頭,眸光冷凝:“曆代祖師等待全真大興,成為天下第一道的一天,不知道盼望了多久,眼見這一代終於要大行於世,可以徹地將正一道並入我門,怎能就此罷休。”
馬鈺眸子內閃過一絲光芒,道:“你是說?”
丘處機眸光微眯,說出了一句話:
“我建議公開鬥法,來一戰定輸贏!”
馬鈺閉目思索,臉上閃過沉思:
“鬥法之事太大,若是輸了,那可是公開承認自己一道敗了。”
丘處機則是眼中沉怒:
“那不鬥法又怎麼辦,等待這麼多年的全真大興,毀於今朝?還是說我們不僅等不來全真大興,還要再看著正一重新興盛起來,把我們都吞並掉。”
“大道本就是爭來的,不爭,哪來的道行於世?”
他怒而拍桌,這一開口,令其他幾人也是心中動搖。
郝大通也不由沉聲道:“的確,不爭就隻能被滅門,亡道。”
道統之爭,向來是各門各派之中的最不可避免的事情,太過常見了。
儒教有三四之爭,孟荀二聖,各執己見,思想相左,最後甚至令荀子的塑像被搬出了文廟,讀書人打起架來,可一點也不含糊。
佛教亦有八大宗門之間的爭執,更具體些,禪宗也都有膾炙人口的六祖慧能和神秀的爭執,因大道不合,神秀直接叛門而出,自己創立了北禪宗。
道教也是一樣,本身源頭的三大天尊都在爭長幼上下,再往下,就算同為老子一脈的正一和全真,照樣也從古時就爭鬥,一直延續到如今。
這是每一個家大業大之教門都必定會發生的事情。
便是凡俗百姓之家,也會因為分家,斷代而生出各種意見,遑論是修行路上的大道相左。
馬鈺看到師兄弟們都開口說“鬥法”一事。
他麵色猶難:
“此事我做不了主,必須要等師尊出關,更要和紫陽仙人等前輩商議好才行。”
鬥法一事,綿延已久。
自打張天師那一代起,修行教門之中便有了鬥法。
一旦開始鬥法,那就等於是俗世裡的兩國交戰,一定要打出一個結果,或為一方投降認輸,或為一方完全征服了另一方的所有國家土地,打的被滅國。
因此馬鈺才不敢做主。
丘處機話說到如此,他也不進一步逼迫,緩和道:
“也好,等掌教師尊出關吧。”
不隻要等王重陽出關,更還要聯絡其他的全真道門,因為一旦開始鬥法,那就不是他們終南山一家的事情了。
也就在終南山這邊因為敗在陳希象手中,從而察覺到了“正一將興”的威脅,開始做一些準備的時候。
這一邊。
陳希象已經回到了青城山中。
遠隔百裡,他便降下了飛行身軀,選擇徒步開始回歸藏經樓。
卻還是沒想到。
自他踏入藏經樓這裡的第一步後。
突然,天地之間傳來了一道道宏大的鐘聲。
鐺!
鐺!
鐺!
鐺!
鐺!
…………
一共十三道鐘聲。
帶動空氣中大波漣漪,如同實質一般,滾滾四散而去!
範圍,籠罩了整座青城山山脈,覆蓋了千宮萬殿,令青城山上的大大小小所有高手,所有道士門人,全都抬頭。
“這鐘聲是……”
所有人都心神震蕩。
卻在藏經樓這裡。
陳希象站在原地,抬頭望向一口懸掛在了藏經樓上空道鐘,以及那道鐘旁邊,一道道強大的人影,皆紛紛朝著這裡奔來:
“哈哈哈哈!”
“青城當興!”
“正一當興!”
“終於找到人了!”
一道道聲音宛如洪浪,其中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但大都逃不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的欣喜若狂。
這個能令正一再興的人,竟然就在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