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令後世之人根本找不到秦漢之前練氣士的遺跡。
自己既然猜測出了這段曆史,刻意走的晚一些,將不願見到的事情抹去,也是舉手罷了。
畢竟自己對腳下這顆星,有著不同的感情。
“老師果真要走。”
孔丘有些傷感。
雖然早就猜到了,此時還是失神。
又問道:
“弟子可否跟隨老師離開?”
陳希象搖了搖頭:“如今地星雖無外域入侵,然畢竟強者稀少,需要你再在此星坐鎮五百年。”
孔丘不解:“為何是五百年?”
陳希象看向了這神州天下,道出了這樣一句:
“始周與秦國合而彆,彆五百載,而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
說罷,看向了孔丘:
“那時,此星將有一位能真正鎮壓神州的皇者出世,你的擔子便可卸下,屆時,若來找我,不遲。”
“秦,五百載後霸王者出焉……”
孔丘心神一震:
“老師是說,日後秦國會代周一統天下?那人是誰?”
“不必多問,等見到那人,你自會明白。”
陳希象對於地星的安排,是他早就心裡設想好了的。
此番穿越遮天時空,既是為了修行,也是為了傳道。
地星之始皇帝,既有‘皇’‘帝’之名,怎能不在宇宙萬域之中再擔一個大帝的尊位。
而人選,他也早已經心中有數了。
算算時間,另一個時空中的分身李慢慢,也應輔佐那位始皇帝完成了統一‘仙秦’世界的偉業。
待那方大界一統,給他再找點事做,打開一個新的疆域地圖,何樂而不為。
“弟子不問了。”
孔丘見陳希象不多吐露,也就躬身施禮,但心中已經信了十成。
卻是對於麵前這位老師的預見之能,早有所見。
老師既說五百載後霸王者出焉,秦代周以興華夏,那應該就是十有八九的事。
“還有一事。”
孔丘遲疑著開口:
“諸子與尹喜想要求見老師,請……”
“叫來吧。”
在陳希象點頭應允之後,孔丘轉身對函穀關方向微微回應了一下。
片刻之後。
地星一眾諸子紛紛來到雲上,施禮拜見:
“王詡、莊周、墨翟、鄒衍、許行……”
這個時代的諸子聖人,百家學說的創始者,紛紛在陳希象麵前躬身下去:
“拜見老聃前輩。”
其背後,還有尹喜、齊桓公、管仲、李冰父子等等一眾春秋戰果時代的英雄人物。
“諸位請起吧。”
陳希象在牛背上,輕輕托手:
“老夫不日就要西出函穀,此番應是與各位的最後一麵,諸位若有言,可儘情說。”
諸子神情都是一變,看向了孔丘:
“老聃前輩要離開神州?”
孔丘負手在後,在一旁點了點頭,神情也有些傷感。
“這……”
諸子麵露不舍之色。
才番知曉神州上有這樣一位蓋世存在,正準備在大劫之後,過來請教大道,怎料……
陳希象看出了這一眾人的目的,微微一笑:
“不必如此,諸位所求,老夫心知,老夫這裡有兩卷經書,一卷名曰《道經》,一卷名為《德經》,道經為最適合輪海境之功法,磨礪肉身,直至大道,《德經》則撰述‘五太五德’之理,為可成道之書,全以此二經,流與神州……”
“什麼,《道經》《德經》……”
胯下的青牛這個時候眼睛如銅鈴般瞪大:
“《道經》不是傳說中神話時代的那位道尊所著,為世間五大修行秘境之中可將輪海境修至最完美的第一古經,據傳世間如今流傳的隻是它的一部分,全本《道經》根本無人得到……”
它腦中此時隻回蕩著陳希象最後的那句話:
“德經為成道之書……”
難道這就是道經的後半部?
可是……
轟!
一瞬間,捕捉到了什麼,青牛心中大叫:
“擁有全本道經,主人老爺難道就是神話時代的那位……”
諸子和孔丘等人,沒有怎麼關注青牛的神色變化,此時看著洋洋灑灑在天穹上垂落的金色文字……
“道可道,非恒道……”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一瞬之間,即便是在這個時代學問大過天的諸子聖人,也都完全沉浸在了道德二經之中,不自覺的喃喃念出經書中的一句一句: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一字一句,字字微言大義,蘊藏大道玄機,包藏宇內萬物,不光有修行大道,還有萬物之本質,直至核心……
以諸子聖人對於文章道理的感悟,一字一句念誦出來,直接讓函穀關上字字珠璣,宛若金色蓮花一般墜落。
元氣源源不絕的在天穹上浩蕩而流。
忽然,尹喜若有所覺,回過神來,發現雲層上竟然已經沒有了騎牛老人的身影:
“老聃前輩已走了?”
他連忙大呼一聲,眼中四下找尋,不自覺的使用望氣之術……
隻見在天地蒼茫之中,浩浩蕩蕩的紫氣從諸子聖人頭頂慢慢流淌。
最後,彙聚到了函穀關外一個騎牛老人的背影,緩緩消失在了天之儘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