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田間奔跑,笑聲清脆,偶爾幫忙扶起歪斜了的麥穗。
放眼望去,城牆外幾乎每一片土地,都被開發成了一畝畝平坦的農田。
“這......”王永年有些失聲。
他想過寧古郡城餓殍遍地,想過這裡遍布著蠻人的鐵蹄,甚至想過整座城池已經淪陷。
唯獨沒有想到,眼前這一幕富有生活氣息的春耕景象,宛若置身於一幅動態的山水田園派畫師的畫卷中。
“王大人。”黃瑾從短暫的失神中走了出來,“這裡似乎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啊。”
王永年頓時覺得臉上有些燙。
掛不住麵子的同時,他也有些驚訝。
寧古郡王來這裡才多久啊?滿打滿算也就一個月的時間吧?
區區一個月,竟能將領地內的民生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條?
莫非他身旁有大賢輔佐?
就在疑惑之際,王永年突然聽到,身旁的兒子‘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往來種作者,皆怡然自樂。”
王羲正突然情緒激動地跪倒在地上,眼淚婆娑:“老師,您苦苦追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
王永年這才想起來,自家兒子的老師,那位皇帝都敬三分的大儒,是儒學桃源流派的魁首。
桃源流派結合了先秦諸子百家中農學思想,其學追尊神農為師,以農為國之本。
其創始人寫過一篇《桃源紀》,講述他誤入一處桃花源,看到了一個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國度,百姓們靠耕種自食其力,毫無現實社會中的汙濁黑暗。
桃源流派雖然被大慶承認,有些影響力,但信奉它的儒生卻很少。
在大慶,還是講究天人合一的正統儒生數量較多。
所以桃源派隻能另辟蹊徑,其門人大多將精力放在農事上,或如同尋常老農般專攻農學,或在戶部中的倉部擔任農官。
這就導致正統儒生更瞧不起桃源派,認為他們是泥腿子。
若非自家兒子拜的是桃源派魁首,王永年都不會讓他加入桃源派。
“行了,起來吧。”王永年拉了拉兒子的袖子,“隻看到眼前這些,又能說明什麼?怎麼證明這裡就是靖節先生說的桃花源?”
王羲正聞言愣了愣。
父親說得也對,麵前春耕的場景雖然看著令人心喜,但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隻是出關之後,蕭條的景色和對未來的恐懼一直壓抑著自己,導致剛剛看到這溫馨的一幕後心中反差太大。
桃源學派認可的桃花源,那可是要安樂、和平、富足、自由、平等,隻有耕種還不夠。
王羲正擦了擦眼淚,不好意思地站起身。
本以為自己真的發現了桃花源,都想著給老師、師兄們寫信,讓他們來此見證了。
如今被父親打回了現實,王羲正頓時有些失落。
同時,他心中對寧古郡王的好感度卻在直線上升。
一個剛剛就藩,就將全部精力放在勸農,並真的讓百姓有田可種的藩王,再壞也壞不到哪去。
儘管他是王家的仇人,但王羲正也清楚,從自家乾的那些齷齪事來看,自家的仇人基本上可以認定都是好人了。
寧古郡王殿下,是個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