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節儉未必是好事(2 / 2)

李徹爽朗道:“來來來,都吃都吃,嘗嘗我奉國的美食比中原如何?”

眾人紛紛入座,陶潛位於主座下首,其他人隻能坐在大堂後麵。

李徹坐到主桌上坐下,拿起碗筷率先動筷,眾人見狀也開始動筷。

眾人本就饑餓難耐,處於吃什麼都好吃的狀態。

關外東北的菜係更是主打

一個濃油赤醬,一口下去直接回複海量能量,幸福感爆棚。

桃源派眾人吃得不亦樂乎,大堂內隻能聽到碗筷磕碰在一起的聲音。

唯有陶潛坐在座位上,看著滿桌子的雞鴨魚肉,眉頭微微皺起。

李徹察言觀色,開口問道:“陶夫子怎麼不吃?可是不符口味?”

陶潛回過神來,搖了搖頭。

反問道:“殿下,老朽有一問,不知是否合適?”

“夫子但說無妨。”

陶潛點了點頭,麵色嚴肅道:“朝陽城距離海邊應有些距離,殿下將海鮮從海邊送至餐桌上,是否有些過於耗費了呢?”

李徹恍然地看向陶潛,心知老爺子這是開始對自己的考教了。

他稍加思考過後,開口道:

“先不提是否耗費,陶夫子您是覺得,身為君主就不應該驕奢,而是必須勤儉節約嗎?”

陶潛嚴肅道:“自是如此,節儉之風能有何錯?節省下來的錢財,也好造福於民。”

李徹笑著搖了搖頭:“我對此倒是有不同的看法,節儉未必能有利於民,奢侈也未必有害於民。”

“哦?”陶潛頓時來了興致,“老夫願聞其詳。”

“就說這些海鮮吧。”李徹指向桌子上的生蠔,“此物的確是從幾百裡外的海邊運來,漁夫要從海中打撈,還要用海水保鮮,一路舟車勞頓送至餐桌。”

“王府會出錢買下一部分,剩下大部分都會送到集市售賣,供其他百姓食用。”

“陶夫子您想,本王和朝陽城百姓吃到了海鮮,漁夫靠勞動拿到了錢,又損耗了誰的利益呢?”

陶潛麵露思考之色:“這......”

“此舉不僅沒有損害百姓利益,反而促進了金錢的流通,並為朝陽城百姓增添一種食材。”

“假以時日,本王愛食海鮮的名聲傳出,奉國人人效仿,必然會有更多人選擇下海捕魚。”

“如此,豈不是讓百姓多了一條生財之道,也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陶潛坐在座位上沉思不已,他似乎搞懂了什麼,但卻有些模糊。

李徹繼續道:“這就是供需關係,乃是經濟之道。”

“所謂開源節流,節流永遠解決不了百姓的貧困問題,唯有不斷開源,讓經濟流動起來,才能藏富於民。”

“而且其實運送海鮮並不算困難,如今奉國各城都通了水泥路,馬車行駛在上麵如履平地,葫蘆島到朝陽城一日就能達到。”

陶潛有些恍惚:“如此,節儉反而有錯了?”

倒不是陶潛迂腐,隻是中國人節儉的觀念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至殷商時期。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現在李徹提出了一個完全與主流思想相悖的觀念,陶潛一時半會自然是接受不了。

李徹搖了搖頭:“節儉無錯,但為了節儉而節儉,就是大錯特錯了。”

“身為主君,節儉過度,官員自然也不敢花錢。所謂金錢不過是價值交換的工具,隻有花出去的才叫錢。”

“若是有錢之人都不花錢,而是將它們藏在庫房中,死後帶入地下。那麼大慶的金銀銅就會越來越少,百姓也會越來越貧瘠。”

陶潛深深看了李徹一眼,隻覺得他似乎在內涵當今陛下。

不過仔細一想,陛下登基以來,節儉之風愈加猛烈。

按理來說,貪官應該越來越少,百姓的生活應該越來越好。

可走遍如今的大慶,陶潛實在看不到百姓掌握了財富,都是勉強度日。

若是按照殿下的理論,這一切的源頭除了天災之外,或許當今陛下也要負責。

當今陛下為了做出表率,可是停了不少前朝就有的各地朝貢,如茶葉、蜀錦、貢米等。

有很多人可都是專門靠這些朝貢為生的,當朝廷不再需要這些東西,這些人豈不是全都失業了?

想通這一點,陶潛頓時細思恐極。

李徹夾起一塊魚肉,塞入口中,鮮香味在舌尖化開。

他微微頷首,又補充道:“陶夫子,儉未必能養廉,過度節儉便是迂腐。”

“我私以為,唯有先喂飽天下的官吏,他們才會喂飽天下的百姓。”

陶潛麵色一肅,問出了一個他非常在意的問題:

“所以,殿下是覺得,這天下的世家官吏,比百姓更重要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