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快請,屋裡麵說話。”老韓頭回頭喊道,“老婆子快出來,殿下又來了。”
李徹點點頭,帶著眾人隨老韓頭進入院內,院子裡整潔有序,幾個兒女正在忙碌。
和老韓頭不同,兒女們就有些拘束了,連忙跑東跑西給眾人拿椅子。
“好了,不用忙活了。”李徹看向老韓頭,“今日本王是來看看,你家日子過得如何,可有什麼缺的?”
老韓頭擺了擺手:“家裡還能有什麼缺的,怎敢勞殿下惦記?”
“家裡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都被殿下安排了工作,連女兒都能去工廠掙一份錢,草民彆無所求,隻求殿下福壽綿長、長命百歲。”
一旁的陶潛見老爺子神態自若,不似作假,忍不住開口問道:“老人家,你家中有多少兒孫啊?”
老韓頭瞥了他一眼,將目光投向李徹。
李徹笑道:“這位是從關內來的大才,要輔佐本王成大事的,他問什麼,你如實作答就行。”
聽聞李徹的話,老韓頭態度大變。
“哎呀,竟是來輔佐王爺的相公,草民失禮了。”
陶潛連忙扶住欲要下拜的老韓頭,又聽他顫顫巍巍地說道:
“草民家中又三兒兩女,還有兩個孫子,算是子孫滿堂,日子過得紅火。”
“剛剛聽聞老人家說,殿下給您子女都安排了工作?不知他們都在忙些什麼?”
老韓頭似乎是有些激動,說到子女更是自豪慢慢,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李徹見狀,連忙讓親衛攙著他在一旁坐下。
“他家的情況我恰好了解,我來說說吧。”李徹笑著指向周圍的韓家子女:
“韓家大兒子在奉軍中當兵,拿得一份軍餉;二兒子在工程隊當工頭,負責修橋鋪路,拿一份工錢;小兒子在家種田;大女兒在工廠做女工,補貼家用;小女兒則在家照顧他們老兩口。”
陶潛瞪大眼睛,看著李徹如數家珍的樣子,感覺有些不真實:
“殿下對治下百姓家中的情況,都是熟記於心的嗎?”
“怎麼可能?”李徹笑著搖了搖頭,“我之所以對他家了解,是因為他家是朝陽城的模範家庭。”
“第一個送兒子來當兵,又是第一個送女兒做女工,本王自是記得清楚。”
陶潛恍然,頓時覺得有些好笑。
自己還特意選了一家地處偏僻的,沒想到竟是弄巧成拙,選到了模範家庭。
“老韓頭,你家的情況本王都了解,卻是不知你家收入如何啊?”李徹又問道。
老韓頭此刻也緩回來了,麵露自豪地開口道:
“俺大兒子的軍餉是一個月一兩多,二兒子的工錢也有一兩半,三兒子雖然是種地,但農閒時也去做點散工,一個月也能弄七八百文。”
“大女兒爭氣,在工廠都是那個什麼來著......”
李徹笑著在一旁補了一句:“生產標兵!”
“啊對對對,生產標兵!還有獎金哩!她一個女娃娃,反倒是家中賺的最多的,上個月拿回家二兩銀子!”
“小女兒在家,也能接點女紅,一個月掙四五百文貼補家用。”
“我們老兩口就享福了,平日裡除了在田裡忙活忙活,其他什麼事都不用操心。”
陶潛在心底默默計算:
一兩半、一兩半、二兩、八百文、五百文......
這一家子,一個月的收入竟是有六兩之多!這還不算秋收後賣莊稼的收入。
要知道,在帝都的普通三口之家,每個月的花銷也不過二兩而已。
那可是物價奇高的帝都!
朝陽城的一個普通家庭,竟是有了等同於帝都的收入水平。
陶潛瞠目結舌,看向李徹:“殿下是如何做到的?”
李徹笑著說道:“沒什麼複雜的,隻是將百姓的勞動力從田地中解放出來而已。”
“關外氣候寒冷,莊稼一年隻有一熟,這本是不利於民生的缺點,但也給了百姓們更多的空閒時間。”
“我要做的,隻是給百姓們提供足夠的空閒崗位,讓他們在農閒之時,也能掙到錢貼補家用。”
“朝陽城的物價不算高,一個三口之家若是一個月能賺到二兩銀子,他們至少能攢下一半的錢。”
陶潛聽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此厚待百姓,李徹所做的一切已經不是藏富於民了,而是讓富於民了。
他幾乎放棄了所有收攏財富的手段,讓所有利益都流向百姓那邊。
“我聽聞殿下還免了百姓三年的稅賦?”陶潛又問道,“殿下如此,百姓的確過上好日子了,但奉國花銷之巨大,靠什麼彌補呢?”
李徹搖了搖頭:“本王免的是農稅,未來的奉國會征收商稅,商稅才是大頭。”
“至於現在嘛......”
李徹咧了咧嘴,露出兩行白牙:
“的確沒什麼收入來源,全靠從父皇那裡要,或是從高麗、契丹那裡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