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紙條放進去了,寧無雙再研究相機的功能。
發現視頻不僅可以聯網下載,好像還可以自己拍攝,她舉起平板,道:“月影,看過來,笑一笑,月影是朕的貼身護衛,長得漂亮嗎?”
月影:“……”
陛下舉起板子,這是要做什麼啊?
但她還是配合地,給寧無雙笑了笑。
寧無雙道:“笑得太僵硬了。”
然後她點了前攝像頭,給自己錄像。
就像是個好奇寶寶,慢慢地研究平板那些不用聯網的功能,玩得還是挺開心。
現在圍城的煩惱,可以緩解了很多,不再有滅國的危險,寧無雙隨之放鬆很多,壓力不再那麼大。
等到城外的趙軍撤退,她還要整頓全國,那時候就沒有時間放鬆了。
宋翊發送了帖子,和寧無雙聊了一會,再打開後台看了看。
隻見後台提示,有了不少回複,點進去再看那些回複的內容,各種各樣的都有,好像基本都是廢話。
“這是什麼遊戲?地圖看起來挺複古的,甚至還有真實地圖,求一個資源。”
“玩個遊戲,哪用這麼認真?不過我也求資源,想玩。”
“大軍圍城,還燒個屁糧草,投降算了。”
“我看敵軍是從東邊來的,存放糧草的最佳位置,應該靠近東邊,要知道古代運輸物資極為不容易,糧草存放必須要遷就運輸的便利。另外,古代大軍圍城,人數必定不少,需要的糧草也不少,這就需要一個糧草中轉站,既要便於糧草運輸,又要便於派送全軍,還要有一定的防禦基礎,我認為城池東北方向,有一個山腳下的位置比較合適。”
……
在亂七八糟的回複中,宋翊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正常的回複。
這個回複的網友,還把宋翊的地圖截圖,在東北邊那個山腳的位置,單獨地畫出來。
這就是他認為,存糧的地點。
“你字多,我覺得你說得對。”
“附議,字多的,肯定對。”
“我
也跟了,看起來挺有道理,應該就是這裡,這個到底是什麼遊戲?還要自己分析糧草在哪裡,想玩!”
……
宋翊點開這個回複,在這個回複裡麵,還有十多條回複,都說是字多肯定有道理。
不過也有一條回複,引起宋翊的關注。
“哥們分析得很合理,東北方山腳下,靠近東邊敵軍的行軍路線,便於建成糧道,又位於圍城的大軍之後,可以防守,古代運送軍糧,距離越遠,耗損越大。運送糧食的官員,一定會想辦法縮短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山腳下這個終點,能縮短不少距離,再從這個中轉站運輸糧食,分派到全軍,耗損肯定比遠距離運輸,直接運到軍中要低很多,我也認為在這裡。”
看到這個長回複,宋翊覺得很有道理的樣子。
具體是不是這樣,宋翊暫時沒辦法確定,畢竟都是網友的口嗨,字多也是口嗨。
隻不過,宋翊根據網上搜索的古代軍事知識,分析的中轉站,其實也在這個山腳下。
宋翊還是不想那麼快確定,繼續瀏覽下麵的回複,但下麵再也沒有,比較建設性的回複,都是其他網友尋樂子、玩梗的,看了也是白看。
隻不過,繼續往下翻了翻,好像又得到收獲。
“我看地圖,城外四周以平原為主,隻要站在城牆上,居高臨下,可以觀察敵軍的動向,隻要看到敵軍經常往返某個地方,就是存放糧食的地點了。”
這個回複,其實沒能吸引宋翊。
真正吸引的,是回複裡麵的回複:“你以為古代像現代,有望遠鏡,想要觀察敵人就能觀察啊?不過樓主應該在玩什麼遊戲,隨便就行了,不要當真,大不了讀檔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