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中科院簽到,大師的真諦!(1 / 2)

也是得益於科學儀器的發展,人們才能看到,聚氨酯材料由雙層脂質的液體基質層組成,中間鑲有各類糖蛋白和糖脂質。

宏觀光滑。

微觀多相分離。

這使得這種血管有優異的抗凝血性能,且彈性高、強度大,不太容易發生再狹窄。

問題是,聚氨酯以前都是用來做人工心臟、人工肝的。

貿然將其運用在人工血管領域,困難重重,且沒有先例。

做好了,是摒棄傳統人工血管材料,彎道超車。

做不好,那就是病急亂投醫了。

……

“到了。”

許秋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下飛機後乘車來到中科院。

“恭喜您,首次在中科院完成簽到!”

“您獲得獎勵:大師級科研能力!”

果然……

許秋深呼一口氣,感受著這磅礴的知識灌溉。

他的心突然沉靜下來。

“守”。

所謂的大師級科研能力,相比悟性、思維、邏輯、天賦,和瞬間的靈光一閃,更重要的其實是一個“守”字。

守得住寂寞。

守得了一顆麵對失敗永遠不放棄的心。

守得住一個目標,一個理想。

也就是在同時,許秋對早上看的那些文件有了新的見解。

或許,不論是常規的膨體聚四氟乙烯,還是另辟蹊徑的聚氨酯,都不是真正的答案……

……

“這就是許秋嗎,果然是一表人才!”

正在感受能力的時候,中科院門口,一個戴著眼鏡、儒雅斯文的白發老頭大步走來。

許秋立馬回過神,目光望去。

他有些意外。

電話裡暴跳如雷的老人,竟然是一副老學究的模樣。

還蓄著胡子,說話時捋一捋,頗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

“戴教授。”許秋問好。

戴建業,國內手外科領域的權威醫生,細分研究方向是斷指再植。

王晟德是他的得意弟子,也是最有希望將國內斷手再植推到一個新高度的學生。

隻可惜,四十八歲那一年,一位被王晟德治療好的患者,因對手外形不滿意,拿著刀砍向了他。

自那以後,王晟德永遠失去了握手術刀的精細操控力,直到如今,連筷子拿久了都會抖。

“真有禮貌啊。”戴建業笑眯眯的。

王晟德見對方心情不錯,也樂嗬嗬地打招呼道:“老師,吃飯沒……”

“沒話說就彆說。”戴建業瞥了一眼,沒好氣地道。

王晟德語塞。

這老頭不是心情好,他是對許秋好啊……

托戴建業的福,許秋兩人也跟著在中科院的食堂蹭了一頓飯。

期間聊到了手外科的發展。

可喜的是,大夏的手外科發展趨勢非常樂觀。

上個世紀,在手外科處於統治地位的是小日子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