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重磅!國家科技進步獎!(1 / 2)

王晟德笑得快要合不攏嘴,道:“你的臨海小血管提名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最終獎項,主辦方邀請你去參加評選會,要是拿個特等獎回來,算是創造醫學界曆史了!”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能有一百多個,一等獎十幾個,往年也有不少醫療方麵的科研成果入圍。

比如,《基於小兒肝膽胰計算機輔助手術係統研發、臨床應用及產業化》、《頜骨缺損功能重建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等等,都曾經獲得過不小的讚譽。

但能拿一等獎的,少之又少。

至於特等獎,更是聞所未聞了。

曆年來拿下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都是些什麼怪物?

拿2019年來說,一個是《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這是震驚世界的大夏海上疏浚“神器”——“天鯨號”係列裝備取得的榮譽,被譽為海上超級艦隊。

足以想見其影響力有多大。

而這一年,還有另外一個怪物,這也導致2019年破天荒的頒發了兩個特等獎。

共同榮譽特等獎的,名字叫做《長江三峽樞紐工程》……

三峽這兩個字,已經是最有分量的讚譽。

因此,拿個特等獎王晟德是不敢指望上了,如果能帶回個一等獎,破格晉升為副主任是小事,再次提振萎靡了幾年的醫學界的信心、為白雲省、臨海一院打響名聲,意義更加重大!

“另外,這和評選傑青、長江學者也能掛上鉤……”

王晟德說完,嘴角不自覺地抽了抽。

其餘人,都是成了傑青、長江學者以後,帶著項目搞出成果,然後拿下什麼科技進步獎、最高科技獎之類的。

許秋這裡則反過來了,他身上一點國家級的學術稱號都沒有,但硬是啃下了國外巨頭斷定為禁區的人工小血管,碾壓了一眾傑青、長江學者帶隊的科研成果,然後再去競選尖端人才的稱號。

“一定要自己去嗎?”許秋問道。

他還是更喜歡和病人待在一起。

“這倒不是。”

王晟德說道:“不過這陣子臨海小血管不是更完善了一些嗎,新的編織工藝讓人工血管擁有更小、更均勻的孔隙,成品的滲血性能會更加優越……畢竟這都是你的主意,讓其他人去不合適。”

許秋:“滌綸全牽伸fdy複合紗線成功了?”

王晟德愣了一下。

這麼大的事情,如此大幅度的性能改善,你都不知道的嗎?

許秋笑了兩聲,道:“好像有點印象,這幾天一直在忙一例疑難雜症,還有各種手術,就沒管了。”

研究所那邊,他提供大方向,給定粗略的研究方法,剩下的就交給楊晨曦、任超所長等人了。

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搞成了。

“你連自己研發的產品的進度都沒空管了,還是休息兩天吧,去領獎,我給你放假!”ъìqυgΕtv.℃ǒΜ

王晟德開玩笑似的說道。

事實上,如今許秋在臨海一院的待遇已經逼近院士了。

院士什麼待遇?

專車接送,想來就來,王晟德這個院長都沒資格給許秋批假。

許秋自己就是多個重大項目的創始人、負責人,從來都是他給下屬批假的。

“也行。”

眼下,臨海一院第二期小血管人類臨床手術已經結束。

創始手術的教學、腦外科人才培訓基地等都已經走上正軌,他需要親自去做的事情的確是不多了。

況且,如今在許秋的帶領、培訓下,臨海一院各科都湧現出了一大批人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