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獻記載,哪怕在采用新的治療手段之後,小細胞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隻有百分之二十八。
遠低於其他亞型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且,位置太深了。”許秋皺眉。
脛骨髓內的骨肉瘤,位置複雜、解剖定位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光是這一點,就能讓很多骨科醫生望而卻步,敢動手術的寥寥無幾,基本上隻能靠化療藥支撐。
他當即召開了多學科會診。
會診後也確認了方案:
1.大劑量化療。
2.聯合手術根治。
大劑量化療是骨肉瘤全身性治療的有效方法,化療可以殺滅肺內和全身的微小轉移灶,如今的新輔助化療更是能使瘤細胞壞死、瘤體縮小,促使反應區的水腫和新生的腫瘤性血管消失,獲得手術機會。
當然,微小病灶對化療更加敏感,像薑冬兒右肺上葉的肺腺瘤,雖然是骨肉瘤的轉移,但隻能靠奧希替尼縮小,後期還需要靠手術切除病灶。
至於左側脛骨的骨肉瘤原發灶,目前還需要考慮采用截肢術,還是保肢術。
這一點不僅要根據化療的結果、病人的各種資料來判斷,還有家屬和病患本身的意願……
會診結束,許秋就和薑冬兒一家進行了談話,告知了討論結果。
相比剛知道骨肉瘤時,
此刻的一家三口已經冷靜了很多。
薑冬兒攆著自己的頭發,低聲道:“可惜了,我平時這麼愛惜自己的頭發,以後就要剃光頭了……”
相比看著自己的頭發一把一把地掉,直接剃光頭是更能接受的做法。
薑冬兒沉默了一會兒,問道:“許醫生,你說有機會保住我的左腿?”
許秋不敢打包票,道:“做保肢術的話,還要額外評估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和化療能否得到控製,以及腫瘤本身是否能進行廣泛性局部切除。”
保肢術算是最不推薦的手術方式了。
除了薑冬兒的位置複雜,還有各種重建和軟組織修複需要做,這是一個浩大的手術工程,一般醫院都不敢接,因此直接排除在外,不會給患者選擇的機會。
也隻有許秋敢給出保肢術的方案。
他提醒道:“不過,保肢術也是花費最高、風險最高的方式。直接切除肢體,安全性高、病灶也能徹底清除。”
“但這樣的話我連腿都沒有了……”薑冬兒低下了頭。
薑媽媽和薑爸都沒有說話,女兒有自己的選擇,他們要做的就是成為堅實的後盾。
許久後,薑冬兒問道:“如果做截肢的話,我活五年的概率是百分之三十左右?”
“數據是這樣。”
“做保肢術的話,複發概率更高,活五年的機會下降到百分之二十……”薑冬兒念叨著。
她慢慢地抬起頭來,突然問道:“許醫生,我想知道,如果是你做手術的話,我有多大的機會活超過五年?”
——
記得投為愛發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