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則在日常的工作後,偶爾抽出空來,看一看陳之遙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陳之遙母親現在正在街對麵的共享廚房工作。
那天結束會診後,許秋本來像往常一樣,想順路看看陳之遙的病情,做一次常規的體格檢查。
這是他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
不過,病房裡竟然隻有陳之遙在,陳母則不知去向。
等到了飯店,陳母才帶著一盒飯菜風塵仆仆地趕回來。
一問才知道,陳母在五公裡外的一個施工工地做臨時工。
許秋考慮到病人需要陪護,而以陳之遙的家庭情況,不可能請一個護工,斟酌之下,便想到了沈凝媽媽的共享廚房。
早兩年的時候,沈凝沒事能在店裡幫幫忙,沈媽也能忙得過來。
但今年開始,沈凝升上六年級了,學業繁忙。
再加上共享廚房的名氣越來越高,臨醫的病人量也越來越大,廚房這邊再也不是隻有飯點繁忙,人流量是從早滿到晚。
雖然店裡已經雇了一個人,但還是不太夠用。
許秋便把陳母介紹了過去。
目前來說,沈媽那邊的反饋還是很不錯的,陳母非常勤快能乾。
陳母能輕鬆一些,拿和在工地打零工差不多的工資。
沈媽收獲了一個賣力的員工。
陳之遙也有更多的時間跟媽媽待在一塊,飯菜的質量也上升不少。
這波啊,是三贏。
模擬手術室中。
許秋繼續練習手術。
植入術的主要步驟隻有兩步。
一是將電極植入病人雙側蒼白球腦區。
二則是把脈衝發射器放置在胸部的皮下組織。
不過,想要做到這兩步,則需要執行兩百多次各種精細化的操作。
手術不在難,而在繁瑣與複雜。
就像是將頭發絲穿入針孔之中,穿兩百次,且每次都得一次成功。
這個動作本身不難。
但一穿即中,而且重複兩百次,才是難倒無數人的關鍵。
“手術設置完成……”
“請選擇麻醉方式!”
模擬手術室的提醒聲響起。
許秋陷入了思索。
由於植入術有兩個主要步驟,兩者的手術級彆,對病人的麻醉深度要求也都是不同了,因此,麻醉方案是備受爭議的一個點。
臨醫麻醉科這邊,由於此前沒有開展這台手術的經驗,因此無法下定論。
團隊考慮過全麻、局麻等。
目前,由臨醫、綠城一院和天壇醫院專家組成麻醉團隊,一致認為全身麻醉是最佳選擇。
原因很簡單。
全麻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有利於生理參數的控製。
但,它也有一個讓許秋無法接受的致命缺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xiaoshubao.net。小書包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