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臨醫……施憐。”
主評委丁建榮翻了翻手裡的文件。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臨醫居然沒有上交提案,因此專家組這邊根本沒有給出評分。
“你們是打算之後再申請?”望著站起來的施憐,丁建榮問道。
這倒不是什麼稀罕事。
科研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同樣沒法趕鴨子上架。
因此,科研經費的申請期限給的也相當長。
隻要在下一屆名刀大賽開始前上交提案,都不算晚。
然而,站起來的施憐卻搖了搖頭。
頂著眾人疑惑的目光,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道:“丁教授,還有各位前輩專家,我想問一問,這個科研項目……必須是我個人申請嗎?”
專家組頓時啞然失笑。
就連丁教授也是笑著搖頭,道:“自然不是。”
說罷,又道:“你有兩個獎項。一個是臨醫的集體第一名,這個科研項目限定範圍是以臨醫的名義展開的科研課題。
至於後者的話,理論上來說你可以隨意分配。但個人獎項的經費有上限。”
科研扶持的目的,是讓天才們能毫無顧慮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醫學領域創造出更多價值。
但,最終的目標其實是後者。
隻要能帶動醫學領域往前走一走,這筆錢花的都不冤。
這其實也是專家組存在的必要性。
這批人能夠大致判斷出一個科研項目的潛力和價值,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偏差,畢竟能成為專家評測組成員的人,都是科研領域的大手子了。
除非碰到許秋這種根本不講理的猛人,基本不可能出岔子。
上一屆評估,算是專家組最丟人的一次了。
原本能掛著名刀大賽名頭的臨海小血管,最後變成了臨海大學、臨醫和白雲山的王牌……
——當然這種意外不可能年年發生。
“這樣的話,那我沒問題了!”
而這時,施憐弄清楚了規則,臉上綻放出明媚的笑意。
她眯起眼睛,壓抑不住心裡的竊喜,道:“許秋院士是臨醫的醫生,他的項目就是臨醫的項目。以及個人科研經費不受轉讓限製……
那我希望把兩份總額都交給許秋院士!”
施憐的確沒什麼科研成果。
跟在許秋身邊的日子裡,她一門心思當個外科聖手,一心拿穩手術刀。
因此,在科研領域還真就相當薄弱。
也得虧許秋和臨醫都不會苛責科研成果。
否則就施憐這種醫生,在其他醫院已經被打壓到沒資格上手術台了。
畢竟隻會做手術的醫生,和賣苦力的沒什麼區彆,也永遠上不了台麵。
聽到這番話,丁建榮和背後的專家評委組都是一愣。
旋即,所有人臉上湧上強烈的喜悅。
許秋院士的科研項目!
如今,誰還敢懷疑許秋的科研能力?
各大機構,都巴不得給許秋送錢,就為了跟他達成一次合作課題!
名刀大賽雖然是官方背書,是國家級賽事……
但,他們賽委會也缺錢啊!
每年名刀大賽的經費,雖然背靠衛健委、衛生部等等,但內部還是主打一個“自負盈虧”。
這幾屆由名刀大賽投資出去的科研項目,經過專家組評審都“非常有潛力”,最後帶來的反響卻平平無奇,甚至沒有任何動靜……
這也是上一屆專家組如此苛刻的核心原因。
這些年就沒有幾個成功的科研項目,批錢自然就越來越嚴苛,數額也給的越來越少。
而今年!
若是再能借一借許秋的東風,那麼名刀大賽也能跟著喝一口湯,賽委會立馬能富得流油!
但想到這,不少專家組成員又突然皺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