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章(1 / 2)

繼室日常 草燈大人 4968 字 2個月前

第十四章

紀蘭芷早聽到幼學門口的動靜,她側身,錯開徐昭,朝門口匆匆一瞥。

隻見謝如琢腳步遲緩,一步三回頭,沒看到紀蘭芷後,小孩輕輕拉住了男人的手。

謝如琢同紀鹿、紀晏清道彆,跟著男人上了馬車。

紀蘭芷明白,那位郎君便是元輔謝藺了。

男子長身玉立,眉目清秀,持重端方,即便隻穿一身樸素的素色直裰,也壓不住他身上散開的凜冽威壓,可見他的確是浸漬內閣多年的老權臣。

紀蘭芷看著一對父子走遠,嘴角輕輕上翹:謝藺果真是個貌若潘安的美男子,難怪他有高傲的資本。

紀蘭芷和徐昭不過幾句對於往事的寒暄,很快便道彆。

徐昭之所以今日和紀蘭芷多說幾句,並非是遇見舊人,記起那些微乎其微的年少慕艾。

而是徐昭想起他那個,死在北狄南侵之戰裡的兄長。

兄長死的前一夜,還同徐昭說,倘若此戰勝利,他加官進爵,再去建康侯府登門求親一次,紀侯爺是不是就願意將二姑娘下嫁於他。

徐昭和兄長痛飲美酒,笑說:“哥哥青年才俊,定能得償所願!”

然而,守國之戰勝利了,哥哥卻馬革裹屍,死在邊關。

徐昭找到兄長時,他的屍首早已被戎狄的箭矢刺穿,彎刀斬肢,整個人殘破不堪。

徐昭沒有哭,他行了軍禮,隨後一聲不吭地背起兄長。

少年的甲胄全是汙血,他無聲地托起輕飄飄的兄長,徐昭要帶哥哥回家。

隻可惜,英魂回歸故土時,徐昭還是沒能找到兄長那一隻被斬斷的手臂。

看到紀蘭芷的第一眼,徐昭幾乎是一瞬間想到夜談那晚,兄長說起心上人時,眼中流露的歡喜。

徐昭想,紀蘭芷是兄長生前暗戀的姑娘,是他的情之所往。

徐昭該替哥哥護好她。

-

今年是乾寧四十八年,齊國皇帝陳琰十五歲禦極,現今已是六十三歲的高齡。

乾寧帝的子女不算多,除了早年夭折的次子以外,膝下還有三位皇子,五位公主。

四歲以下夭折的皇嗣不參與序齒,但乾寧帝憐愛崔貴妃難產誕下的次子,硬是將次子留名於宗人府編纂的玉牒裡,因此本該是排序第二的皇子李瑜,硬生生成了三皇子。

太子李泓治四十歲,早已成家,連孩子都已十八九歲,倒是兩個皇弟弟年紀小上一輪,才二十多歲。

三皇子李瑜與四皇子李章平,今年剛行完弱冠成人禮,出閣讀書後,受封為一字王爵,食邑萬戶。

可見兩位皇子多得帝王寵愛。

乾寧帝憐子,又因儲君早立,不畏奪嫡之亂,他並沒有逼兩個兒子年滿十五歲就藩封地。

乾寧帝想著,趁近日西域夷國使者來朝,設下夏苗巡狩宴,邀文武百官走馬步射,臨河宴飲。

也好讓那些化外之地的諸國睜開眼看看齊國的兵強馬壯,以及那一批執銳披堅、訓練有素的雄獅兵馬。如此一來,等各國來使返回西域之時,逆夷北狄定會從他們口中得知齊國的強盛,從而打消南侵中原的念頭。

除此政治目的以外,乾寧帝還有父輩私心。

兩位皇子的後宅除了幾位侍妾,沒有正妻,乾寧帝欲為兩個兒子挑選德言工容的高門貴女為王妃。

待皇子們選妃完婚,乾寧帝再下敕封旨意,送他們離京就藩。

荷香六月,黃梅雨豐沛,正是夏日狩獵的好時節。

朝中世家門閥、文武高官、公侯伯爵俱收到了天家宴請的官帖。為了挑選年紀合適的王妃人選,周皇後也會設下酒宴,邀請各府夫人帶上適齡的小娘子赴宴。

紀蘭芷知道皇帝的打算,但她是孀婦之身,並非周皇後心中挑兒媳的首選,過去也隻是捧個人場。

紀蘭芷的目標,並非天家,而是那些年紀相仿的高門郎君。

這一次狩宴難得,盛氏又是清瀾盛家的嫡女,有她為紀蘭芷做臉,各家夫人即便暗地裡對紀蘭芷的婚事指摘,明麵上也斷斷不會給她沒臉。

這次狩宴,闔府都能參加。

然而,老夫人自稱體力不濟,不願意前往,要留府鎮宅。

臨行前兩天,老太太發話,要人侍疾。她專程點了柳姨娘近身伺候,說是柳姨娘燉的蓮子湯最清淡好喝,旁人熬不出她那味兒來。

柳姨娘一聽這話,天都塌了。

要知道,她為了這次宴會,連頭麵的金珠都拿去金樓裡複炸翻新,

除了首飾以外,柳姨娘還為紀晚秋挑選了幾身明豔的夏衫,想著官宴上定要大出風頭,讓滿上京的人都看看他們三姑娘也是貌美如花的小娘子!

隻可惜,老夫人執拗,不肯放她出去。

柳姨娘哭哭啼啼,終是被老夫人拉到院子裡,狠罵了幾句:“做妾要有妾的樣子,不該你出風頭的時候,少上去!府上老爺們兒你霸著便罷了,橫豎外頭人瞧不見。若是在外丟侯府的顏麵,看我如何治你!”

柳姨娘聽婆母一番敲打,再不敢抱怨。

紀蘭芷聽到這事兒,心裡門兒清。

老夫人壓根不是幫著母親盛氏講話,她隻是護著建康侯府的臉麵。

老夫人心知肚明,唯有清瀾盛家的賢名才能給侯府增光,也是因此,在外頭的時候,她待盛氏也會裝得和顏悅色。

紀晚秋知道這次沒有阿娘從旁看顧,她跟著紀蘭芷還有盛氏出門,有的掛落兒可吃。

因此,紀晚秋也學乖了,不該她出聲的時候屁都不放一個,討好盛氏,在各家官夫人麵前露個麵兒才是真。

況且,紀晚秋的未來婆母也會赴宴,她得給崔家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幼學這幾日放假,世家高官的小郎君也會跟著兄父一塊兒進山圍獵。

舉國歡慶的事,坊市上人流如織,絡繹不絕。

紀晏清待在家裡實在無聊,給謝如琢送了請柬,邀他過府小聚。

請帖送到謝如琢案前的時候,小孩子剛踩上一張矮凳,提筆練字。

劉管事笑說:“是紀家送來的請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