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讓她對自己好些(2 / 2)

他說的是實話,退一步,事後必有朝廷譴責,屆時誰也脫不了乾係。

進一步,或可殺出一條血路來!

就此,諸軍官不再猶豫,齊聲作揖道:“卑職願隨!”

聞言,嬴淵將手中利劍狠狠插於地麵,吩咐道:

“再派斥候,兵分兩路,其一入寧夏衛所,請求援軍;”

“其二入京都,將韃靼來犯之事告知朝廷。”

“諸君抓緊備戰,不可鬆懈,成亡勝敗在此一舉!”

眾軍官抱拳,“諾!”

...

【史載:嬴淵,字子川,濟州人,少有大誌,長身高顴,剛毅勇武,以力見長...】

【時年十八歲,任百戶守鎮遠關,寇來犯,淵誓以死守,卒從之。】

待眾將士前去備戰之後。

嬴淵特意將前往京城的斥候留下。

一番詢問,得知那斥候叫做‘李川’,精馬術,以速見長,擅記路線。

城樓裡,李川站在嬴淵身後,靜靜地在看他寫著一封書信。

迎春表妹如晤:

吾恐以此書與汝作彆!

自幼一彆經年,吾雙親去時,幸汝牽掛,吾得以苟活。

參軍兩載餘,無日不念汝恩,惟盼功成名就,報汝親恩。

今賊寇犯邊,吾生死難料,特書於此,聊表吾衷。

吾知汝性靜,然人心不古,物不知足,富者不仁,窮者不義。

望汝遇事勿要一味忍讓,唯恐害汝一生!

切記,切記!

順祝表妹此生安康順遂遠罪病。

表兄,淵,敬上。

...

嬴淵將寫好的書信放進一個精美的玉簪盒裡遞給李川,叮囑道:

“此去京城,將邊關賊寇來犯之事告知朝廷之後,不必急於折返,將此盒交給榮國公府裡一位叫做賈迎春的姑娘。”

榮國公府?賈家?!

李川接過簪子盒的那一刻,瞬間瞳孔睜大,下意識脫口道:

“百戶有這關係,何苦來邊關參軍?在此稍有不慎,便要丟了性命!”

嬴淵歎了口氣。

古人雲,最難消受美人恩。

在嬴淵最為困難的時候,是自幼一彆再也未見的表妹將辛苦攢下的二十兩銀子送來。

如此,他才能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不至於被生計而困擾。

與前身記憶融合之後,幼年與表妹迎春的點點滴滴便不時湧上腦海。

那個傻兮兮的丫頭,月例不過二兩...卻能給自己二十兩...她要攢多久?

如此恩情,豈能不還?

怎麼還?

唯有先改己命,再改她命。

至於賈家最後的悲慘結局,與他有何關係?隻要能保她無恙即可。

在這個時代,想要改命,不過文武兩條路。

文不成,自是要從武。

想到這裡,嬴淵深呼吸一口氣,看向李川,語重心長道:

“見到她以後,告訴她,讓她對自己好些。”

語罷,便有兵卒來報,說是韃靼先鋒軍千餘眾距離鎮遠關已不足百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