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晚,嬴淵率軍再渡都思兔河。
八月七日正午,阿祿台麾下大將阿力太率軍三千,欲與己方主力合圍嬴淵,不料卻撲了個空。
八日,韃靼得知嬴淵再次渡河,又向阿力太增兵一千騎,催促阿力太於都思兔河上遊,將嬴淵部全殲。
當日,嬴淵兵進陰山。
阿祿台在陰山留有三千精兵,以嬴淵的兵力,自然不會真的攻打陰山。
九日。
嬴淵親率輕騎趕到陰山腳下,副千戶陳大牛陪同。
這是他與眾將士第一次來到陰山。
寰宇天蒼地茫,山脈雄渾壯闊,猶如天然屏障,將大周與北元隔開。
在陰山的西北方向,乃是賀蘭山脈。
自古以來,但凡為兵者,無不想率軍越過陰山。
此時,嬴淵與陳大牛正來到一處山丘上,看著身前廣袤土地與遠方連綿起伏的險峻山脈,皆不由感歎起來,
“唐時詩人多做邊塞詩,其中有句詩可謂膾炙人口。”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我等從戎報國,所求除建功立業外,也都想著,永不教胡馬跨過陰山。”
“...”
此方紅樓世界的曆史,與嬴淵熟知的前世曆史有所出入。
比如漢、唐,多了一些嬴淵不知道的名人,也少了一些他知道的名人。
但總體的脈絡與嬴淵前世曆史相差無幾。
不過,自晚唐時期,曆史開了個玩笑。
黃巢起義,勘定南北梟雄,立國大齊長達四百載,被元代替。
在大齊建國的四百來年,國運影響人運,致使許多本該揚名一時的人物統統不見。
比如範仲淹、朱元璋等。
換而言之,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與前世唐之後的世界再無瓜葛。
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突然分出一條支流,在這條支流裡生活的魚蝦,與原本身處主流裡生活的魚蝦都不相同。
待勘察完陰山一帶的地形之後,嬴淵便開始向陳大牛下令道:
“我隻能給你八百輕騎,需要你在兩日內,向駐守在陰山的韃靼軍發起三次像樣的攻勢。”
八百騎,是嬴淵能拿出的全部家當。
餘下步卒不能參戰,否則,一旦敵軍增援,步卒撤退不及時,很容易就會被敵軍包了餃子。
陳大牛笑道:“嬴將軍儘管放心,雖隻有八百騎,但末將必殺得陰山韃靼軍膽寒!”
隨後,嬴淵就在陰山腳外安營紮寨。
幾乎是將軍中所有營帳都給用上了。
而且,全軍百戶旗幟,基本都給了陳大牛。
區區八百騎兵,硬生生被嬴淵營造成數千大軍的感覺。
傍晚,陳大牛傾全部兵力,向陰山敵軍發起猛攻。
敵軍並未真正駐紮於山脈當中。
而是將營帳分布在陰山四周。
陳大牛憑借著輕騎的機動性,劫掠一營之後,又匆匆轉到韃靼軍駐守的其餘營地。
足足三個時辰,便讓他斬首百級。
能做到這一點兒,也是因為此前駐守陰山的敵軍對於周軍的到來毫不知情。
是以,首戰告捷,在情理之中。
但隨著陰山敵軍收攏兵力,對於陳大牛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翌日。
雙方再次戰於陰山。
這一次,敵軍派出千騎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