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尚且還是個未知數。
隻因嬴淵畢竟是迎春的表兄,也算是‘親戚’,將那些不吉利的話說出口,總歸是有些不好。
......
河套。
嬴淵已領了將令,要與敵軍爭奪都思兔河東遊的水源。
在此之前,他需要了解,自己統轄的一萬兵,究竟是個什麼成分。
經由嶽峰介紹。
興武衛一萬兵力,有一千輕騎、三千長槍兵、兩千刀盾兵、兩千弓弩兵(包含五百神機兵)。
其餘兩千兵,則是包含了各種兵種,有斥候、火頭兵,負責整個衛所的後勤保障等。
嬴淵暫將其稱呼為‘雜兵營’。
讓嬴淵感到驚喜的是,除了這些兵力之外,興武衛當中,還有一支多達兩百人的重騎隊!
所謂神機兵,是指裝備有銅火銃、火炮、火箭等武器的兵種。
不過,這個時代的火器相當落後。
在較長距離內,火器對於敵騎兵的殺傷力極強,要優於弓弩。
缺點是一旦被敵軍近身,則失了用處。
真正讓嬴淵看重的,並非是神機兵,而是那支重騎。
重騎與輕騎的區彆很明顯。
比如,每名輕騎的戰馬,標配是兩到三匹。
而重騎,可能多至三四匹左右。
其次,就是輕騎與重騎的裝備不同。
輕騎裝備輕便,戰馬通常不著甲,隻披簡易的防護裝備。
而重騎,人與馬都要著甲。
兩者所用的武器也不同,輕騎多用長矛、弓弩,重騎多用極具重量的破甲武器,比如錘、鞭、鐧與斧鉞等。
重量增加,就會加劇馬匹的消耗,是以,重騎所乘坐的馬匹,通常是全軍最優異的戰馬。
“一千輕騎,由我麾下副千戶陳大牛統轄,他擅騎術,每戰當先,定能將這支騎兵效果發揮最大。”
“兩千雜兵營,由我麾下一位叫做李川的參將管轄,他乃斥候出身,曉得該如何善用斥候。”
嬴淵簡單分析過後,便開始率軍前往都思兔河東遊。
途中,經由李川親自帶隊勘察,得知阿祿台在此地布下五千重兵,正在日夜運水。
顯然,他們並不想在都思兔河的東流一帶多停留。
話說回來,這是嬴淵第一次領一萬兵去伐敵。
之前都是率幾千人,是小打小鬨。
可這次不同。
直接統率上萬人作戰。
一旦有個戰略失策,可能會直接導致數百乃是上千人的傷亡。
這不是數字,而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
嬴淵與諸將商議,爭奪水源歸屬權一役,不能與敵打持久戰。
畢竟,敵軍主力躲進河套沼澤地帶,就是要拖到冬季來臨。
倘若在長達幾日的時間裡,才將水源奪來,那麼,敵軍很有可能會在這幾日,搜集到足夠用的飲水。
屆時,敵軍躲進沼澤的計劃就算是成功了。
是以,嬴淵定下一條鐵律,
“醜話說到前頭,此戰,將異常慘烈,會死很多人。”
“但我軍若想將韃靼趕出陰山,除死戰外,彆無它法。”
“首戰即終戰,一戰,定乾坤!”
說到這裡,他深深看向興武衛諸將,問道:
“諸君,能否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