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未來的黑科技(1 / 2)

醫者無眠 真熊初墨 4099 字 2024-03-2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楚教授,術前要做什麼檢查?”周國輝問道。

“術前利用signa pioneer 3.0t磁共振行頭部掃描圖像,將掃描圖像導入術前計劃係統,利用手術計劃係統規劃手術靶點。沒有特彆特殊的準備,關鍵點在於靶點坐標的選取。”

周國輝知道楚知希說的,但在神經外科手術中,失之毫厘謬以千裡的事情經常發生。人類對大腦的研究並不多,神經外科手術在幾十年前還是禁區來著。

針對於大腦的研究,也就是最近2、30年才開始的迅猛發展起來的。

楚知希說的簡單,可是操作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她把最難的步驟含糊過去,周國輝卻也沒細問,而是專心看楚知希的操作。

“先用2%的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麻,安裝標準leksell 立體定向頭架,固定後進行頭顱ct 掃描,將掃描圖像融合進術前計劃係統,計算靶點參數。哥哥現在做的一部分工作是修改術前計劃係統,自動確定靶點坐標。”

“……”周國輝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楚知希說的意思很簡單,植物人喚醒甚至之後的阿爾茨海默病,都可以用電腦計算入路。成熟以後,根本不用人工操作,電腦能精準完成。

這已經類似於未來世界的黑科技了。

“假設現在已經選取了靶點坐標,我們來手術。新的係統會規定好進針路線,所以隻要操作就行。其實哥哥說機器人操作更好,因為機器人隻按照固定程序進行,沒有自我意識,出現問題的幾率也就小了很多。”

“可是現在國內的醫師法似乎沒有這方麵的討論,要修改醫師法……哥哥說很難,還要等學術界接受、社會接受才行。樂觀估計,至少是10年後的事兒了。”

“在穿刺點路徑的頭皮上做一個大約4-5cm的直切口或者弧形切口。我更喜歡弧形切口,但建議您要是操作的時候,可以選稍微長一點的直切口。”

看著楚知希用leksell 立體定向頭架固定頭顱,然後修改定位,周國輝知道leksell 立體定向頭架的角度選取是計算出來的結果,一點點誤差都會導致致命的損傷。

楚知希的操作很穩,很輕柔。

leksell 立體定向頭架固定好頭顱,沒有反複調試角度、方向,隨後拿起手術刀,在模型上切了一個弧形切口。

隨後鈍性分離,電燒止血,解剖層次清楚,很快就到顱骨的位置。

“暴露患者的顱骨之後,再在顱骨上鑽一個14mm的骨孔。這個步驟您要好好體會,需要領悟到手感。”楚知希說道。

“是破空感麼?”

“嗯,就像是做腦脊液穿刺一樣,有刺空感。咱們醫院有3d打印的模型,您有時間可以反複練習。這一步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才行,要不然一下子進去,腦漿子崩滿牆。”

“……”周國輝聽楚知希的形容連連咂舌。

這種說話的語氣不像是楚知希說的,反而像是吳冕的說話方式。估計當時吳冕教楚知希做手術的時候,就是這麼告訴她的,讓她小心謹慎。

“楚教授,您做了多少例後掌握的訣竅?”周國輝問道。

“手感麼?我做了1例就掌握了。哥哥說我是女孩兒,有天生的直覺。”楚知希很隨意的說道。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