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 認真的態度(1 / 2)

醫者無眠 真熊初墨 4339 字 2024-03-26

630shu ,最快更新醫者無眠最新章節!

“孩子們都還好吧。”馬修德問道。

“都行,我一個大男人也不會看孩子。地方還是小,隻能現在特需那麵將就著。”林道士笑道,“來年在旁邊再建。”

“林道長,那片山您租了多少年?”

“70年,當時的最長期限。”林道士得意的說道。

“厲害!”馬修德豎起拇指稱讚道。

“嗬嗬,高主任和我聯係,說有兩個5、6歲的孩子能出院了。我去看看,要是沒問題就帶回老鴰山。”

“還有多少?”

“還有3個,但具體誰都說不好數,很可能這幾天陸續還會有。”林道士說道,“尤其是女孩兒,一旦有病被遺棄的多些,這也沒辦法。”

說著,兩人進了住院部大樓,來到心臟綜合病房。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傑出的代表作。

他很早就有一個宏願:用音樂表現華夏民族的苦難、掙紮和奮鬥,對幸福的追求和最終取得勝利的信心。

《黃河大合唱》的誕生,正是作曲家孕育已久的創作衝動的必然結果。”

辦公室裡,沒有傳出病例討論的聲音,而是一個人朗聲講解《黃河大合唱》的聲音遠遠傳來。

聲音很有磁性,馬修德沒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鄭凱旋竟然在“演講”。而演講的內容,竟然是讓自己頭疼的《黃河大合唱》。

“1939年春的一天,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在延安的一個寬大的窯洞裡舉行晚會,光未然和冼星海都應邀參加……”

“這是史詩級的一首歌曲,要想唱好這首歌,我們必須要明白它的背景。”

“……”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馬修德和林道士站在辦公室門外,誰都沒推門走進去。

聽著鄭凱旋“不務正業”的在講《黃河大合唱》的由來,馬修德平靜的心裡蕩起一絲漣漪。

“1939年5月11日,在慶祝“魯迅藝術學院一周年紀念音樂晚會”上,冼星海指揮100餘人的魯藝合唱團,成功地演出了《黃河大合唱》。從那之後,延安凡遇到重大的晚會,《黃河大合唱》都是主要節目。”

“所以我們不用煩惱,隻要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會選擇《黃河大合唱》這首曲目。當然不是全本,而是第七樂章——保衛黃河。”

“對於兄弟科室,我們不能有畏難情緒,狹路相逢……”

“勇者勝!”十幾個人大聲喊道。

“對!了不起大家一起唱,無所謂。”鄭凱旋說道,“我們要唱出氣勢,唱出我心臟內外科的威風。另外,我說了,這首歌唱的人越多,就越能體現出恢弘、磅礴的氣勢。所以不用介意人多,我們來研究一些細節……”

“咚咚咚~~”

“請進。”鄭凱旋說道。

馬修德推門進去,看見鄭凱旋站在投影儀前,正在用ppt講解著。屋子裡塞班·卡爾教授、高柏祥、李忠以及幾名醫護人員在認真聽鄭凱旋講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