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朝堂爭議(1 / 2)

晚唐長歌 壽王 2813 字 1個月前

長安,大明宮。

麟德殿裡,十五歲的小皇帝李儇正和宮人們轟轟烈烈的打馬球。

“進了,進了!”一名太監高聲歡呼,“聖人真乃天神下凡,這馬上功夫,不輸太宗。”

李儇哈哈大笑,道:“科舉若是有馬球考試,朕必定是狀元。”

李儇說罷,策馬到太監田令孜跟前,翻身下馬,伸手道:“阿父,你賭輸了,五十貫錢。”

田令孜早已經備好錢,讓幾名太監呈上五十貫錢。

李儇看了一眼,大手一揮,道:“給大家分了,論功行賞!”

“喏。”那幾名太監領命去了。

田令孜道:“稟聖人,王相和盧相已經等候多時。”

李儇道:“讓他們上前說話。”

“是。”田令孜轉身,吩咐另一名太監去傳王鐸和盧攜。

不多久,王鐸和盧攜進前,給李儇行禮,並呈上宋威的奏書。

李儇接過看了一眼,問道:“兩位宰相以為當如何處理?”

王鐸道:“回聖人,宋威此乃公忠體國之言,現在大唐叛亂四起,匪患越剿越多,皆因各藩鎮各自為營,對剿匪出工不出力,若能把張自勉和他手下七千人歸到宋威麾下,再從宣武軍抽些人給宋威,宋威必定能大敗黃巢,一舉剿滅亂軍。”

盧攜道:“王相言之有理,現在宋威雖然是河南諸道行營詔討使,但是諸藩鎮對宋威還是聽調不聽宣,若能把人馬劃到他的麾下,確實有助於剿滅亂軍,平定叛亂。”

“十分有理。”李儇點點頭,四處看了一眼,問道:“鄭相呢?”

李儇說的鄭相,是指鄭畋。

在唐朝前中期,常有左相和右相之稱,而到了後期,就很少這麼叫了。

唐朝實行的是三省六部製,三省是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起初,三省的長官都稱為宰相,後來由於李世民做過尚書令,以後的皇帝就不在尚書省常設尚書令,尚書省的實際長官成了尚書左右仆射。

餘下的門下省長官侍中就被稱為左相,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就被稱為右相。

但是到了唐朝後期,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朝廷給功臣賞賜時,多加兼任中書令或侍中,但是這些功臣也不一定入朝處理政事,久而久之,中書令和侍中成了虛銜,真正理事的成了中書侍郎和門下侍郎,再加上尚書省的仆射,構成了三省的實權長官。

但是,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和尚書仆射,雖然是實權人物,卻不是宰相,因為他們品級不夠。

當然,這也好解決,再給他們加一個封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平章事。

王鐸現任官職,是尚書左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

盧攜是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弘文館大學士,平章事。

鄭畋是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平章事。

他們三人,就是目前大唐的三宰相,大唐所有的軍國大事,按理都需要他們三人同意,然後簽字蓋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