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夜,克裡斯都沒有睡,他在等待“流浪地球”的首日票房,終於秘書扭著腰肢進來了。
如果是平時,克裡斯肯定會跟這位秘書調笑一番,不過現在他顯然沒有這樣的心情。
急匆匆的翻開文件,手指一直往下,按在了一串數字上,克裡斯的表情從最初的古怪,再到隨後的興奮,他揮舞著拳頭,嘴裡叫嚷著:“嘿,你們這幫混蛋,我看看誰還敢嘲笑我!”
韓飛在下午四點左右接到了克裡斯的電話,他笑道:“夥計,你們那裡現在應該是在淩晨吧?”
“你一點都不好奇北美的首日票房嗎?”克裡斯楞了一下。
“當然好奇,不過聽你的聲音,我就知道,肯定是好消息,對吧?”
克裡斯無奈:“好吧,你這家夥還真是無趣的很,首日票房1368萬美刀,按照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可以排在票房排行榜前五的位置,夥計,我們要發達了!”
聽克裡斯說完,韓飛暗自鬆了口氣,要說緊張,估計誰都沒有他緊張,鎮定都是裝出來的,這個票房也的確超乎韓飛的想象,要是按照這個票房走勢,單周破億都是有可能的。
果然,接下來,首日票房數據公布之後,一些院線也增加了“流浪地球”的銀幕畫布數量,之前一些拒絕上映的院線也開始願意接受這部電影。
起初,大家看中的其實都隻是北美的華人市場,不過當影片投放之後,才逐漸發現,不少本國年輕人也開始在同學的帶領下,走進院線,觀看這部電影。
隨著票房金額的穩步提升,一些媒體也開始報道這件原本看似不起眼的事情,不過大多數都還隻是當做一則無關緊要的新聞在報道。
一直到首周票房數據公布,“流浪地球”以1.13億美刀,位居同期票房排行榜第三時,許多媒體、影視公司、影評人,這才開始重新審視這部作品。
當然,這對於“流浪地球”來說並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許多批評的聲音也就隨之而來,特彆是在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環境下,這種批評也就更加辛辣,甚至是沒有底線。
比如劇中王磊這個角色就成了一大槽點,在米國的價值觀裡,是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不過卻並不存在什麼集體主義,比如“拯救大兵雷恩”當中,為了讓一個母親僅存的兒子獲救,一整支小隊為此身陷險境,在米國人看來這是人文主義情懷。
而,王磊這種為了救杭州32萬人,卻不顧其他隊員甚至平民的性命,完全是霸權主義行為,一時間,飾演王磊這個角色的小演員,在國內沒怎麼火,倒是在米國媒體上接連被報道,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鬱悶。
不過,在克裡斯看來,這些批評、爭論都是最好的宣傳手段,他也不在乎被罵,每天看著穩步提升的票房走勢,他甚至恨不得讓這幫家夥罵得再狠一點。
就在這一片爭論聲中,“流浪地球”北美第二周票房達到了1.34億美刀,隨之放映的影院館數也突破了800,一時間好萊塢媒體嘩然,甚至有的媒體公開叫嚷著:“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