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這樣悄然過去,眼看著到了十一月底,新一輪的賀歲檔已經開啟,這一期的賀歲檔佳作不少,一共有五部影片首日票房破億,其中還有星藝傳媒的新片“恐龍紀元”首日票房更是突破25億。
要說起來這幾年,星藝傳媒自從在科幻片上嘗到甜頭之後,就一直致力於大製作,而且每一部的收獲都還不錯,國內基本上能夠小賺,再不濟也能保本,國外市場就是純賺的。
自從“流浪地球”跟“英雄”在海外電影市場爆火之後,許多國外電影發行商也開始瞄準了華夏電影,星藝傳媒就是跟著韓飛身後第一個吃到蛋糕的人。
比較有意思的是,之所以賀歲檔這麼多大片雲集也是因為一則消息,就在前不久,一家小報報道了“我不是藥神”將在近期殺青的消息。
頓時整個影視圈都炸開了鍋,原本以為是假新聞,結果一周之後,“飛鳥影視”還真就發布了消息,“我不是藥神”正式殺青。
頓時,一些原本打算在元旦檔期上映的影片紛紛提檔,雖說網上吵得很凶,不少網友都說韓飛這部片子是衝著拿獎去的,也依舊沒人願意去跟這家夥硬碰硬,惹不起,我總躲得起吧?
然而一些還沒殺青,或者是正在進行後期製作準備元旦或者春節檔期上映的影片就慘了,撤檔又要等半年,不撤檔,就意味著很有可能跟韓飛撞上。
一時間進退兩難,而韓飛這邊也正在抓緊趕後期,最好還是能在元旦檔期上映,畢竟春節檔期,“我不是藥神”這種題材放在春節上映,對票房肯定會有一定影響。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牟足了勁在為上映做準備時,突然傳來一則噩耗,“新冠”爆發,所有娛樂行業全部停擺。
一時間,所有娛樂公司都陷入泥潭,公司業務停滯,所有的費用卻要一直支出,許多劇組甚至全員隔離當天就宣布了解散,戲也不拍了,玩兒不起,我不玩兒了。
“飛鳥影視”也不例外,所有近期返京人員都要安排在酒店隔離,其實這個時候,“我不是藥神”的後期製作已經完成了,然而並沒什麼卵用,電影院全部關閉,自然也不可能上映了。
原本大家以為最多也就是個把月的事情,然而很快大家就發現,這可能是比熱錢退場,影視行業寒冬更加可怕的事情。
“新冠”的爆發讓影視圈從上遊到下遊的產業鏈,全部都受到了滅頂之災,幾乎所有影視行業的從業者都開始在朋友圈瘋狂吐槽,外加倒苦水。
許多影視公司也都是一片哀嚎,大型影視公司開始瘋狂裁員,有的裁員甚至達到了40以上,一些小型公司更是直接原地爆炸,宣布解散,至於遣散費?不好意思,公司都破產了,你找誰要遣散費?
影視公司的市值也開始大麵積蒸發,有的公司甚至連續跌停一個月,堪稱慘不忍睹。
然而,就在這一片哀鴻之中,有“飛鳥影視”的員工卻發朋友圈表示,他們所有人都在一家五星級酒店隔離,而且食宿全部由公司承擔,工資照常發放,甚至,老板韓飛已經發話,今年的年終獎也會按時發放。
這特麼太氣人了呀!憑什麼?都是一樣的乾活,怎麼人家老板就那麼好呢?
許多行業內的朋友開始在這幫炫耀的家夥朋友圈裡點讚,同時表示。
“酸了酸了,請問飛鳥影視明年還招人嗎?”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好像許多程序員平時996公司還不錯,也沒覺得哪裡不好,但是疫情來臨,很快就發現了體製內的好處。
“飛鳥影視”這福利,一點都不比體製內差好嘛,甚至還要好,都是打工,為什麼不選一家對員工好點的公司呢?
“飛鳥影視”來年有擴張的打算嗎?自然是有的,就像巴菲特曾經說過:彆人恐懼時我貪婪,彆人貪婪時我恐懼。
可以想見,來年的娛樂圈肯定會經曆一次巨大的洗牌,一些沒有實力、粗製濫造的公司會被徹底清除出這個市場,另外許多不專業的從業者也會離開這個行業,其實從大方向來說,對於整個影視行業是有好處的。
要想擴張,自然就需要人才,韓飛這招千金馬買骨就很有成效了,很快就有許多行業內的優秀人才通過了網上的麵試,隻要疫情結束,就可以到“飛鳥影視”來上班。
這可比鋪天蓋地的打廣告,或者是請獵頭要省錢得多,最重要的是,以目前圈內的情況,就算是韓飛明目張膽的挖人,也不會引起其他公司的反感,反而會感謝韓飛幫他們省了一筆遣散費。
“喂,韓總,您要的收購院線的方案已經發到您的郵箱了,還有什麼吩咐嗎?”李亞男的聲音有些興奮,其實收購院線的方案,她一早就做好了,但是之前華夏電影市場火爆得不行,要想收購除非溢價,這樣成本就很高了。
然而這次疫情卻讓整個行業遭受了滅頂之災,院線自然是首當其衝,因為院線是重資產,員工工資、店麵租金這些都是每個月要支出的。
“那韓總就吩咐一下,一定要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知道嗎?”韓飛笑道。
李亞男掛掉了電話,手機放在胸口的位置,微微溫熱。
“終於走到了這一步!”韓飛拉開窗簾,冬季的京城一片蕭條,疫情期間街道上更是沒什麼行人。
但是韓飛此刻的心情卻格外愉悅,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但是對於手裡握著一百多億現金的他來說,卻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對於一家影視公司來說,手裡沒有掌握院線,就像是無根的浮萍,隻有手裡掌握了院線資源,才有資格在這個行業裡占據話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