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胡唯中耐心的給陳建業講解七八年前,眾人齊心協力攻克鈑金壓合的難題細節。
“我和我師父接到任務,連忙上樓開會,領導給我們講述了這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沒有合格厚度的鋼材,很多實驗項目進度都會被拖累。”
“當時我們集合了廠內最優秀的電工,鉗工,磨修工,鈑金工,鍛工,焊工,在總工程師的帶領下,日以繼夜的攻關。”
“一旦我們確認優化方向,便抓緊時間驗證。”
“食堂用竹籃提著飯菜送過來,期間有個工程師的爹犧牲了,他回家奔喪兩天又趕緊跑回來參與工作,有個鍛工的媳婦生了孩子,他隻回去看了一天,又急匆匆的返回。”
胡唯中眼神中滿是回憶。
七八年前,他四十五歲,七級鉗工,一身技術水平罕有對手。
他師父是八級鉗工,多次獲獎,受到廠領導以及乾部領導的嘉獎。
為了完成項目,兩人住在車間,全力投入技術難度攻關中。
那是屬於胡唯中個人的激情燃燒歲月。
陳建業心裡很敬佩,同時想跟胡唯中說:‘胡工你趕緊講重點,咱也不是過來聽你講故事的。’
看到胡唯中神色怡然自得,陳建業耐著性子聽他繼續講。
這次胡唯中足足講了兩個小時。
把當年項目攻關的難點,以及眾人齊心合力的各種措施,全部講了一遍。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驗證措施,驗證措施穩定性。
項目團隊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宣布大功告成。
“那次成功之後,我和師父回家躺了兩天,睡足了覺才回來上班。”
“現在讓我再乾,估計是不成了,老了。”
胡唯中笑著自謙一句,結束講話。
“胡工,你太厲害了。”
“現在如果有新的項目,就該你來挑頭,帶徒弟上了。”
“就像原來你師父帶你一樣,咱們廠的鉗工活,一直有傳承。”
陳建業敬佩說道。
“哈哈,應該是吧,老實說,其實七級鉗工和八級鉗工,光是比拚手藝,差距不大。”
“當時攻堅克難的時候,我師父出的主意多,實際動手是我做的多。”
“倒不是他偷懶,主要是他年紀大了,乾活耐力不如我。”
胡唯中又說起當年的一些細節。
七級工加上四十歲出頭的體力,讓他個人技能處於巔峰狀態。
現在雖然他是八級工,但專心乾活兩個小時,身體就會感覺勞累。
明顯和七八年前的工作狀態,差距很大。
“胡工,你覺得七級工和八級工差距最大的點在哪裡?”
陳建業適時提出疑問。
“唔,我覺得兩者的差距應該在經驗。”
“我打個比方,鉗工班裡所有的崗位對你應該沒有難度了吧?”
胡唯中說道。
“沒有難度,我看一遍圖紙就能乾出合格的工件。”
陳建業回道。
“沒錯,那你是否想過,圖紙是誰做出來的,用途是什麼,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胡唯中追問。
陳建業愣了一下,搖頭:“沒有。”
“這就是七級工和八級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