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業打開。
上麵詳細寫著下周開始,二三車間的夾具改造工作任務推進情況。
一車間援助的技術工人,按照五五分,分配給二車間和三車間。
由三車間先挑選,剩下的給二車間。
先挑選便占了便宜。
張擋風一頓飯沒有白請。
二三車間同時開工,對夾具製造的材料需求,將是一個極大的消耗。
任壽文和張擋風都提交了材料申請,同時一車間的庫房敞開,任憑其他兩個車間支用。
總體進程三人一致決定,還是交給陳建業把控。
畢竟陳建業有過做大型項目的經驗,而且他是總發起人,乾勁十足,技術、經驗、精力都靠得住。
“三位領導一致看好我,我自然當仁不讓。”
“一定完成任務。”
陳建業看完材料,朗聲說道。
接過二三車間夾具改造項目的擔子,是他本來就計劃好的事。
夾具改造項目分量很重,完成之後,對他個人榮譽的積累好處多多。
莫慶有三人自然又一頓吹捧,讓陳建業明天好好休息,周一開始帶隊伍努力工作。
周日。
陳建業帶著冉秋葉回去娘家。
她肚子大了起來,心裡有些惶恐,回到娘家心裡更舒服些。
陳建業無所謂。
休息時間,他去哪裡都行。
吃完晚飯,陳建業和冉秋葉騎車回到四合院。
他看著鉗工專業書籍,心裡思索著自己的事。
三項創新發明,他已經完成了兩項,還差最後一項。
這玩意得自己主動去發現,了解一個製造崗位,發現其中的弊端,進行優化改造。
怎麼完成第三項,陳建業沒有什麼頭緒。
‘接下來多跑跑二三車間,說不定能給我啟發。’
陳建業暗暗打定主意。
坐在辦公室裡,絕對乾不出創新發明,隻有下現場,在生產一線,深刻了解生產工藝才能發現缺陷。
晚上,陳建業去邱繼斌平房那邊,給尤鳳霞送了一回糧食。
兩人溫存一番。
“這個月底,我準備帶奶奶和弟弟搬過去那邊了。”
尤鳳霞說道。
“行啊,需要我給你添置啥不?”
陳建業問道。
“不用,我現在乾倒爺的活,啥玩意都不缺。”
尤鳳霞捋了捋頭發。
“那挺好,反正有啥問題你跟我說,合計著解決。”
陳建業語氣平淡。
他和尤鳳霞的關係已經平緩了,相當於在外麵養了個小媳婦。
接下來尤鳳霞獨立做倒爺,也符合陳建業的計劃。
以後他要是去港城開廠,需要一位商場精英輔佐。
尤鳳霞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周一。
二三車間的技術工人們,按照一車間的模式,幾人一組,開始對本班組的一些崗位,進行夾具改造。
雷靜鋒是二車間負責人。
夏金輝是三車間負責人。
所有圖紙交到他們手上,進行審核,通過之後夾具小組便開始製作。
偶爾遇到雷靜鋒和夏金輝都把握不住的圖紙,則交給陳建業進行實地審查,拍板。
“陳工,這份圖紙你看一下,我覺得還差了點意思。”
雷靜鋒給陳建業展示一份圖紙。
“差點意思?怎麼說。”
陳建業接過圖紙,掃了一眼。
“就是感覺操作起來不太方便,我覺得改動一下能更好,可我想不出來。”
雷靜鋒據實以告,並沒有因為陳建業年紀小而輕視他。
“去現場看看。”
陳建業把圖紙遞給雷靜鋒。
兩人來到實操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