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中華白海豚(1 / 2)

從漁民開始長生 敢為 2910 字 2個月前

接了任務前往安州收購蛇膽,但唐澤不是任務狂,既然去了安州,那就先找地方釣釣魚。

安州是個好地方,這裡的靈山荔枝特彆出名,另外也是香蕉的產地。

既然靠海,大蝦、青蟹、石斑魚、生蠔這些肯定都有。國內沿海一帶都是這些,近海產物沒太大差彆。

唐澤花了幾天時間,來到了安州南部一個叫做犀牛腳鎮的地方。

這地方叫做犀牛腳鎮,自然是有犀牛的。不過這種動物都在深山老林裡,唐澤沒遇到過。外帶國內有省份名字叫做豫,大乾南方到處都是有大象的。

唐澤如今身手不凡,夜晚飛爪往城牆上一丟,輕鬆就能進城。他潛行習慣了,亮腰牌進城不是他的風格。

睡覺問題更好解決了,找老牌客棧,多塞點錢,對方問問題就隨便編個身份,不會認真查的。

早上到集市吃東西。

路上閒漢坐路邊摳腳皮,和朋友閒聊。偶爾有老人坐家門口,看著某個方向,抽著旱煙或水煙鬥。也有挑著扁擔,找地方賣菜的。

唐澤找了家大酒店,點上油大量炸粽子、炸油條、炸蝦餅,又要了一壺茶。

他吃了足足一個時辰,小二和店家輪流給他上菜,中途店家還去隔壁店請了廚師來幫忙。

估計這地方又要流傳他的傳說了……

叼著牙簽到市場買東西,扁擔、竹簍、水缸、廚具,海上釣魚和做飯可能用到的東西。

他最近外出帶的東西不多,騰蛟槍、錕鋙刀、鐵力木棍、釣竿、背包。背包自己設計讓人製作的,沒有拉鏈就用扣子代替。這款背包現在在珠城開始流行。

彆的東西儘量不帶,到地方了再買,或者自製。反正東西不值幾個錢,離開的時候可以送人。隻要釣到一條好魚,那就幾十倍賺回來了。

挑著擔子到海邊。

犀牛腳鎮和彆的海邊小鎮沒什麼大區彆,到處都是出海捕魚的人,沙灘上也有許多人在補網。

唐澤也懶得去找租船的行當了,找了個看著忠厚老實的,直接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旅行嘛,花點錢讓自己開心。如今他手握兩千多兩銀子的巨款,出來跑一趟花個幾兩銀子,搞不好回去又賺了幾十兩。

劃船到某處感覺不錯的釣點,唐澤開始打窩,接著戴上鬥笠,披上蓑衣,到船頭坐著釣魚。

他選的地方,海下亂石嶙峋,下網必定網破,隻能靠釣竿垂釣。這種地方是沒漁民來打漁的,不劃算。

但要是自己想吃,這種地方真的是釣魚寶地。

隨手就能撬下來幾個牡蠣,清澈海水下偶爾能看到螃蟹和龍蝦,偶爾一群小魚遊來,密密麻麻。

很快唐澤就有了魚獲,第一條上來的是金鯧魚,算是比較常見的魚類。

大的金鯧魚能有十幾斤,唐澤釣的這條也就兩三斤,想了想,他還是把魚放到了水缸裡。…。。

第二條上來的是黑鰭鯛,比第一條更小了!

唐澤琢磨了一下,決定往更深處前進。

沿岸的魚是很聰明的,它們很警惕。不少魚見識過人類的狡猾,混成了老油條,不容易上鉤。

深處的魚就比較莽了,就算它們年幼的時候見過人類釣魚,長大了也忘記得差不多了。看到東西漂浮,很多魚本能就會去咬,深怕獵物跑了。

用餌料可以釣小魚,要釣大魚,就必須用小魚做餌。畢竟大魚胃口那麼大,一點點餌料它們未必看得上。

唐澤先釣小魚,感覺合適了就用小魚釣大魚,餓了就在船上用小爐子煎魚吃,或是搞點魚生,慢慢就到了傍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