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澤在原地思考了一會兒,突然有了點子!
根本難不倒他!
白條是棲息在水體上層,以及淺水區的魚類,唐澤之前掛鉤太淺,所以儘是上來白條。
要是把魚漂位置調一下,換重點的魚鉤,去深水區去釣魚,這麼大的小溪裡邊不可能隻有白條的。
說乾就乾,唐澤觀察了一下地形,換了一處釣點。
越深、越中心的水域,釣到大魚概率越大。
隻要不是死水,水體都是相連的,此處溪流最深處青色一片,得有個三五米深,唐澤琢磨著裡邊會有花鰱,也就是鱅魚,俗稱胖頭魚。
有點想吃酸辣味的蔥燒胖頭魚了。
丟幾團餌料打窩,掛餌料下鉤子。
掛蚯蚓和掛餌料不同,掛蚯蚓要用鉤子串好幾個地方,吞下去必中魚。而掛餌料,餌料遇水會散開,鉤空了也不一定會中魚。
胖頭魚是慮食性魚類,掛餌料比較容易上鉤。
空了兩次後,唐澤手一沉。
“這感覺!至少是30斤的大魚!很可能是花鰱!”唐澤臉色一變,趕緊控製魚竿。
不同魚種的力氣是不一樣的,比如一斤土鯪的拉力堪比三斤鯉魚。
根據釣點、魚鉤深度、餌料種類、拉扯力度、拉扯慣性等等,資深釣魚人在上魚的時候大致就能判斷可能釣到了什麼。
如果魚沒有變成妖,那大小就會被基因限製住。黃辣丁、白條是小型魚,鯽魚、黑魚是中型魚,鯉魚、青魚、花鰱才可能成長成大型魚。
當然,指的是淡水裡的。
現在這種猛衝的勁頭,給唐澤的感覺是胖頭魚。
在上魚的那一刻要拽兩下,讓魚鉤刺入肉中,接著全程讓魚竿保持某個弧度。然後收線、放線來溜魚,偶爾左右擺動一下。
隻要記下了釣魚公式,上魚後機械操作就行。
大概溜了半個鐘,水底的魚漸漸沒了力氣,被唐澤拉了上來……
果然是胖頭魚!
剛露出個腦袋,唐澤就伸手去摳魚鰓,懶得去搞抄網了。
體長1米2,重量大概36、37斤,年齡十歲左右的胖頭魚到手!
它要是再長個30公分,氣血凝練成了寶魚,唐澤就會拿去賣錢。現在麼,自然是找飯店處理了,打打牙祭。
唐澤特彆吩咐廚師,魚頭切兩半,魚肉搞大塊,洗乾淨醃製一下,裹麵粉炸一炸,鎖水,然後再烹飪。
魚搞大塊也是怕煮散。
等到東西上桌,頓時香氣四溢。
唐澤拿著半個魚頭在啃,看著他的動作,又聞著酸辣的香味,店裡所有人都是口水直流。
古代男性一天所需熱量大概是3000大卡,唐澤則需要攝入至少五萬,所以一直到整條魚吃光,他還是有點餓。
沒見過他吃飯的人都愣住了,硬是沒想明白三十斤的東西怎麼裝進的肚子。
唐澤看著油呼的酸湯……
“店家,你用的油不少呀!”
“可不是嘛,澤哥兒你這條魚大,烹飪它用了足足五斤油。”
“再給我來十個炊餅,我蘸湯吃。”
“……”
敢為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