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閉關修煉,他都是靠存貨生活,河邊釣魚隻能補充少部分能量。
這次閉關做實驗時間太長,消耗太大,得去補貨了。想了想,唐澤決定去合浦買東西。
學院工地鬨鬼的事情解決了,唐澤為了避免暴露,沒去領那點微薄的懸賞。
學院工地繼續動工,各種養老院、孤兒院、救助中心也在建設,這種是屬於雇工,不是徭役。
許多人對古代徭役有誤解,覺得是九死一生的活兒,其實裡邊種類很多的。
最輕的徭役是打更、看守城門、看守衙門,這類徭役很輕鬆。
宋時徭役規定每天發……相當於現代兩斤的小米,實發可能兩斤高粱,大多數人能剩下點拿回家。
造橋修路這種體力活,糧食就剩不下來了。但要是完不成任務,官吏也是有罪的,所以不擔心吃飽問題。
比較慘的是到外地修路、修河,以及邊境兵役,這種隻能自求多福。
最慘的是一些說是修路,結果越修越往下……
當然,也可能遇到大好人範仲淹之流的當上司。他主張輕徭役、多發錢糧,好年景徭役每日發糧3斤,災年每日發5斤,以工代賑。
古人人均糧食產量不低,這也很容易被後世的人誤會。
古時候畝產是低,但人均田地數量不低。現代社會農業紅線18億畝,人均一畝多。宋朝人均5畝多,漢初、唐初、明初人均都過了10畝。
那古代老百姓過得是否好呢?當然不。
人均畝數、人均產量,這種是官方統計數字,這玩意兒水分很大。宋、明巔峰時期隱匿人口比統計人口都多,數字得先砍一半。
而且人均意義不大,封建社會皇帝都不一定有餘糧,老百姓就更難了。
隻有懂得“藏”的人,生活壓力才小一些。
賺100花50是省。賺100花50,彆人卻以為花了100,這才是藏。
有的人平日有空就去山裡撿橡子,家裡米糧定時製作成超硬年糕磚,敲一些不起承重作用的磚頭出來,塞年糕磚進去,再糊泥巴。這種就算大乾也有很多。
唐澤挑著兩個大籮筐到合浦,買了四百斤米麵回來,肉乾什麼的他準備進山零元購。
最近打獵沒什麼收獲,老虎的領地得有幾百平方公裡才行,而唐澤的飯量大於老虎,再加上他不吃一堆中小型動物,這就使得大量搞肉食挺難的。
氣息感知一開,五公裡內成年野豬都沒幾隻,豬獾、狗獾倒是有,但殺一隻就夠吃兩天……
‘五公裡感知有點小啊。’
‘該去哪裡搞肉呢?’
‘總不能花錢買肉吧?賣肉的倒是多,四方鎮一天都能賣兩頭豬,合浦估計能賣十頭,確實不缺肉源。但買了之後又要醃,而且不是氣血妖獸,肉留不久……’
‘等等,妖市有妖肉賣!量還不小!’
……
感謝老爺“養貓的魚Emma”的打賞,也感謝諸多讀者老爺們的支持!拜謝!
敢為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