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套路不對(1 / 2)

一開始的故事都是很樣板的,主角是好的,光輝偉大,反派是壞的,卑鄙無恥。

人渣敗類的反派魚肉鄉裡,壞的流油,主角行俠仗義,英雄救美。

這樣的設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生衝突,產生矛盾,製造劇情。

但是毫無理由的好和壞,容易讓大家看膩。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就開始想辦法讓好人有壞的一方麵,讓壞人也有好的一方麵。

讓角色看起來更像一個真實的人,更加的豐富。

就像以前很多抗戰電影,把扶桑人拍的禽獸的沒有邏輯,大冬天看到一個花姑娘,一下子就從馬上脫褲子上去強……

雖然人家確實是禽獸,但是大冬天的,屁股不冷嗎?

但是漸漸地,所謂的豐富,變得有些過猶不及了起來。

這也導致了很多單純的反派角色,導演,編劇非要給他安排一個可憐的身世,搞得好像什麼都是世界的錯。

世界也很無辜,好不好?

也不知道是為了洗白還是乾什麼,有時候反而顯得累贅。

至少吳棋自己看來,自己拍的人一點都沒問題,三個人物分彆展現了當時扶桑的三類人物麵貌。

扶桑軍人武藤誌雄是一個野心家,屠夫,但是一個很有智慧,知道該如何侵略的人,這樣的人是最可怕的。

而另一個軍官淺野,是一個單純的戰爭瘋子,也是當時陸軍的大多數代表,滿腦子想著戰爭,隻有戰爭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

而武藤純子,這是極少數還有良知的扶桑人。

至於果黨,人家那真的是貪汙腐敗,真的是爛到了根子裡麵,吳棋表示自己絕對不是黑!

不過既然人家都開口了,吳棋想了想,還是措辭委婉一點的表示一下自己不是針對誰,隻是覺得你才是真正的辣雞。

然後,熱度一下子上來了,雙方的粉絲就撕起來了。

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網友:“我是個路人,不是誰的粉絲,但我想說一句,樣板戲人物,幾十年了。

都一點不會變化嗎?人就應該有善惡兩麵,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才是好作品。”

某暴燥網友:“豬鼻子插蔥擱這裡裝象!還路人,呸,洗地狗,人渣殺人犯還洗。”

“不是洗,是深度探討他內心的曆程,他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進行藝術的討論,你不懂,太低級了。”

“變你****,你腦子有問題啊?我缺錢搶劫殺你全家,你是不是還要同情下我。

我有原因,所以你讓法官無罪釋放我,順便到處和彆人解釋一下我殺你全家是有原因的。”

“你這是偷換概念!我們在討論藝術!藝術應該超越偏見,超越仇恨,充分的展現一個人物。”

“超越個****(?皿?),藝術無國界,藝術家有國界。

當年的烈士知道有你這樣的孫子,都得把棺材掀起來。”

“粗鄙之人!你不懂藝術!”

“****”

“*******!”

“***(ノ=Д=)ノ┻━┻”

“(怒`Д′怒)***********”

網上不管什麼討論的結果都是雙方說服度0%,誰也說服不了誰。

吳棋默默的倒了一杯白開水,笑看網上撕殺。

說真的,自己不下場,看彆人吵架真有意思,看熱鬨真好玩。

那邊的那個徐磯也沒有再發過什麼動態,似乎也沒有親自下場的意思。

吳棋仔細的想想。

二代。

文青。

自以為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