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二十二年,春。
空懸數年的大燕丞相之位,終於塵埃落定,由原工部尚書許東流繼任,消息一出,大燕朝堂為之震動。
許東流雖是工部尚書,但在大燕朝堂上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
唯一值得一提的,隻有他是士族許家的家主。
大燕國國祚六百載,依附於大燕朝堂誕生了不少士族門閥。
最鼎盛時期,士族門閥甚至能掌控整個大燕朝堂,主宰皇權的更替,隻是,如今的士族門閥已然衰落。
經過太後、弘光帝接連兩次清洗,士族門閥的力量跌入穀底。
但這並不意味士族門閥消失不見了,許家就是其中之一。
許家世代都有人入朝為官,曾出過一位丞相,數位吏部尚書,曾是最頂尖的士族門閥,到許東流這一代卻是有些沒落,隻剩下大貓小貓三兩隻。
除許東流以外,許家就沒有正三品之上的官員了。
許東流行事頗為低調,是名副其實的老好人,不得罪人,不攀附關係,一心隻想著守好工部這一畝三分地。
沒人想到許東流能得到弘光帝信任,奪得丞相之位。
在弘光帝的支持下,許東流順利登上丞相之位。
許家一躍成為大燕最頂尖的權貴之一,許東流更是變得炙手可熱,受無數人追捧,想要攀附於他,為其驅使。
然而。
許東流成為丞相後,並未改變以往的行事風格,一直秉持與人和善的態度,不與人疏遠,不與人太親近。
朝堂上,許東流則是弘光帝的應聲蟲,弘光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會跟弘光帝唱反調。
一眾大燕朝臣這時候才明白,許東流為何能成為丞相。
靠著扶持起許東流,弘光帝對於大燕朝堂的掌控力再上一層樓,如今的大燕朝堂幾乎可以說是弘光帝的一言堂。
弘光帝的諸多政令,沒有受到太多阻力,很輕鬆就在大燕國內推行開來,這些都有許東流的幾分功勞。
在許東流的幫助下,弘光帝順利推行科舉、經濟、賦稅等方麵的改革,使得大燕朝堂治下的各府縣欣欣向榮,愈發繁榮昌盛。
這一點,從皇都內的景象就能看出一二。
百姓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就連昔日流亡到皇都的難民們,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如果太後沒有多折騰那麼幾年,留下的爛攤子小一點,或許還真能讓弘光帝,把大燕國給救回來,再延續個幾百年國運。”
楚塵有時候也會感歎。
弘光帝花了十年的時間,勉強將太後留下的爛攤子收拾得七七八八。
隻要再將三大藩王解決掉,大燕國的內部都將被弘光帝掌控。
但三大藩王才是動搖大燕國根基的最大禍患,弘光帝對此有心無力,若是當初景正帝死後,直接由弘光帝執掌大燕朝堂,或許以弘光帝的能力,還能將三位藩王解決。
可惜,沒有如果。
太後當政時期,給予三位藩王太多便利,讓三位藩王得到長足發展。
以魏王為例,如果不是楚塵出手,魏王完全可以取代弘光帝,成為大燕國的新皇帝。
當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魏王成為新皇帝,對大燕皇族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魏王到底是大燕皇族中人,他登上皇位,還是大燕皇族掌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