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2)

說完,她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繁華的夜景,聲音低沉而有力:“乾隆,你看到的隻是表麵的繁華和穩定,卻忽略了背後的腐敗和剝削。你的王朝,已經走到了儘頭。而我,將帶領大炎走向一個新的未來。”

我聽著她的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激動和敬佩。我知道,李清歌不僅是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領袖,更是一個能夠看透時局、洞察人心的智者。在她的帶領下,大炎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那一夜,我們談了很多,關於清朝的腐敗、關於大炎的未來、關於人民的期望……直到深夜,我們才各自回房休息。躺在床上,我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回蕩著李清歌的話語和今晚的所見所聞。我知道,從這一刻起,我的人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也將為了大炎的未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清歌的聲音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她站在客棧的窗前,月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她那張清冷而堅定的麵龐上。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苦難與不公,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憂愁,卻又不失堅毅。她緩緩說道:“我雖然力量強大,但朝中那些官員,他們的心已經被貪婪所吞噬,想儘各種辦法搜刮民脂民膏,害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得不揭竿而起。當我一聲號召,大家紛紛響應,一同反抗,隻因他們心中那份對正義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乾隆坐在客棧的另一側,臉色在昏黃的燭光下從鐵青轉為蒼白,那雙曾經銳利無比的眼睛此刻充滿了驚訝與不解。他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竟然嚴重到了這種地步!我竟一無所知……”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發出沉悶的聲響,似乎在訴說著他內心的震撼與不甘。

說到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乾隆的才能確實足以與雍正相媲美,他的智慧與魄力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然而,為何他會變得如此昏庸呢?這其中的原因,或許正如人們所說,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懂得珍惜。乾隆的皇位,就像是上天賜予的禮物,輕鬆得讓他幾乎沒有經曆過任何挑戰。

相比之下,雍正的皇位之路則充滿了艱辛。他的孩子不多,且多夭折,成年的僅有四個兒子:弘時、弘曆、弘晝、弘曕。雍正登基後,麵對這四個性格迥異的兒子,他做出了艱難的選擇。弘時因愚鈍被排擠,弘晝行事荒誕不羈,弘曕又還年幼無知,唯有弘曆,聰明伶俐,深得雍正喜愛。於是,弘曆便這樣輕而易舉地得到了皇位,成為了清朝的皇帝。

年輕的乾隆登基後,難免有些自滿與驕傲。他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的聖明君主,再加上雍正時期大肆抄家、銳意改革,國庫充盈,使得他更是無憂無慮,沉迷於享樂之中。然而,人不能得意忘形,乾隆就是這樣。沒有經過什麼磨練就登基了,結果朝中盛行浮華之風,外表看似繁華,內部卻腐敗不堪。那些奴才們貪婪成性,連皇家的財產都被他們一點點蠶食,而乾隆自己還被蒙在鼓裡,一無所知。

此刻,聽到李清歌的揭露,乾隆的臉紅得像火燒一樣,又羞又怒,仿佛火山即將爆發。他緊握雙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卻感覺不到絲毫疼痛。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他無法相信,自己治理下的國家,竟然會腐敗到如此地步。

李清歌看著乾隆的反應,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她嚴肅地說:“治理國家有能容忍的和不能容忍的。小貪不懲治,就會滋生大貪。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打仗時沒錢,向大臣們求助,結果個個裝窮叫苦。等到李自成攻入京城,抄家竟然抄出了七千萬兩銀子。明朝的教訓,清朝難道不引以為鑒嗎?”她的聲音雖然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乾隆緊握著翡翠朝珠,那翠綠的顏色在燭光下顯得格外耀眼。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仿佛要將那些貪官汙吏全部絞殺殆儘。“說得好!”他咬牙切齒地說道,“誰敢貪我的錢,我一定讓他連本帶利都吐出來,還要他的命!”

李清歌歎了口氣,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與哀傷。她知道,乾隆雖然憤怒,但想要改變現狀,卻並非易事。“現在補救還不晚,國家還有救!”她輕聲說道,仿佛是在給乾隆,也是在給自己打氣。

乾隆斜眼看了李清歌一眼,心中不禁有些懷疑。他冷笑道:“你是不是想借我的手來清除這些汙濁?”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戒備與警惕。

李清歌坦然地回答:“是的。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隻有借助你的力量,才能徹底清除這些腐敗之源。”她的眼神堅定而真誠,沒有絲毫的躲閃與虛偽。

乾隆冷笑一聲,他的心中雖然有些不滿,但也知道李清歌說的是實話。“你的計策倒是很巧妙!”他諷刺地說道。

李清歌笑著回應:“計策雖好,但也得你肯采納才能成功。內務府的貪腐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大清入關以來就存在。如果你缺錢的話,他們那裡可都是金山銀山啊!”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調侃與戲謔,仿佛是在嘲笑那些貪官汙吏的愚蠢與貪婪。

乾隆聞言,心中不禁一動。他知道,李清歌說的都是實話。內務府的貪腐問題,他早有耳聞,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借口與機會去整治。如今,李清歌的出現,或許正是一個契機。他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好,我答應你。我們一起,將這些貪官汙吏全部揪出來,還大清一個朗朗乾坤!”

乾隆皇帝坐在龍椅之上,金色的龍袍在燭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他冷冷地說出那句話時,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然而,在這威嚴之下,卻隱藏著難以言喻的無奈與疲憊。朝廷裡的事情,如同一根細絲,緊緊纏繞在他的心頭,讓他感到窒息。

李清歌站在大殿中央,一身簡潔的官服,卻難掩她那股子英氣。她的臉龐清瘦,眉眼間透露出一種堅毅與果敢。在聽到乾隆的話後,她的眼神更加堅定,仿佛已經做好了與一切邪惡勢力抗爭的準備。

“做事情啊,該決斷的時候就得決斷,不然隻會越拖越亂。”李清歌的聲音清晰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裡蹦出來的。她深知,朝廷裡的貪腐問題已經到了一個無法容忍的地步,如果不及時整治,後果不堪設想。

乾隆歎了口氣,他的眼神變得有些迷離,仿佛在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他何嘗不知道李清歌說得有道理,但身為一國之君,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害怕因為整治貪腐而背上惡名,更害怕大清王朝在他的手中走向衰敗。

“大清要是真到了你說的那個地步,遲早得完,我還想留點好名聲給後世呢。”乾隆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苦澀,他抬頭望向天花板,仿佛在那裡能找到一絲安慰。

李清歌忍不住笑了出來,但她的眼神裡卻滿是堅定。她走上前幾步,直視著乾隆的眼睛,語氣既重又穩:“真正的明君,不是靠虛名來評判的,而是要看他對國家和百姓做了多少實事。曆史書上寫的,有時候也不一定全對,比如秦始皇,雖然被人罵成暴君,但他修長城、開靈渠、推行郡縣製、統一文字和貨幣,這些功績可是惠及了兩千多年的後世啊。”

她的聲音在大殿裡回蕩,每一個字都像是敲打在乾隆的心上。乾隆看著她,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開始思考,自己一直以來的追求是否真的有意義。

李清歌繼續說道:“您一直崇拜您的祖父康熙皇帝,也把他稱為千古一帝。但您看看,康熙年間雖然前期治理得不錯,可到了晚年吏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您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一再縱容這些問題,結果給子孫後代留下了隱患。您自詡為‘聖祖’,生前精明,死後卻留下這麼多問題,這算是哪門子的聖明呢?”

她的聲音裡充滿了激情與憤慨,仿佛要將所有的不滿都傾訴出來。乾隆聽著她的話,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縱容與姑息,確實給大清王朝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

李清歌並沒有停下,她繼續說道:“您以康熙為榜樣,想要把康乾盛世推向頂峰,可您有沒有想過百姓的疾苦呢?康熙皇帝的兒子們就繼承了他的這些弊端。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雖然鬥兄弟、除貪腐、平叛亂,但後宮還有太後乾政,他日夜操勞批閱奏章,最後累死了。您難道也想步他們的後塵嗎?”

她的聲音裡充滿了擔憂與關切,仿佛是在為一個即將迷失方向的朋友指引道路。乾隆聽著她的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感動。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追求或許真的有些偏離了軌道。

李清歌停頓了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我現在也沒精力再幫您收拾爛攤子了,這些事情得您自己解決。如果您還是下不了決心,那我就隻能自己動手了。到時候不管是誰,隻要是貪官汙吏,我絕不留情,就算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孫也一樣。他們要是敢貪,我就敢殺,整個家族都彆想逃脫懲罰。”

她的聲音裡充滿了決絕與堅定,仿佛已經做好了與一切邪惡勢力抗爭到底的準備。乾隆聽著她的話,臉上露出了複雜的表情。他既羞愧又憤怒,既無奈又擔憂。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抉擇了。

大殿裡陷入了沉默,隻有燭光在搖曳著。乾隆皇帝坐在那裡,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包圍。他開始思考自己的過去與未來,思考大清王朝的命運與前途。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了,必須勇敢地麵對這一切。

最終,他緩緩抬起頭,看向李清歌,眼神裡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你說得對,我不能再縱容這些問題了。我要為了大清王朝的未來,為了百姓的福祉,做出正確的抉擇。”

李清歌看著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乾隆皇帝終於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她也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們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於是,他們開始共同商討整治貪腐的計劃,製定出一係列嚴厲的措施。他們決心要將那些貪官汙吏一網打儘,為大清王朝的未來掃清障礙。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一起經曆了無數的困難與挑戰。但他們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與使命,勇往直前。最終,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大清王朝的貪腐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整治,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而乾隆皇帝也在這場鬥爭中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方向與信念。他不再追求虛名與麵子,而是真正地為國家和百姓著想。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明君,為大清王朝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己闖下的大禍,還想讓彆人來收拾爛攤子,這簡直是癡心妄想。李清歌站在紫禁城的高牆之下,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她那張清冷而堅決的臉龐上。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處的秘密,嘴角掛著一抹淡然而又意味深長的笑容。

“我要是能把那些貪官汙吏都清理乾淨,你是不是就該考慮把皇位禪讓給我,讓大清歸入我們大炎的版圖了?”李清歌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戲謔,卻也透露出不容忽視的堅定。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卻如同寒冰中的清泉,讓人心生敬畏。

乾隆聞言,心中一震,他抬頭望向李清歌,隻見她身姿挺拔,氣勢如虹,仿佛一尊不可侵犯的戰神。乾隆心中暗自驚歎,這女子竟有如此膽識和氣魄,真是前所未見。

他長歎一聲,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和感慨:“唉!我和祖父都是皇帝,怎麼命運如此不同呢?祖父雖然經曆了波折,但還有賢能的兒子繼承他的事業,收拾好了一切的爛攤子。可我呢,還沒死呢,李清歌就已經斷了我的後路,這丫頭真是個狠角色,不過,這可不是我樂意見到的。”

乾隆無奈地揉了揉鼻子,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疲憊和迷茫,仿佛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方向。

李清歌對於乾隆的提議既不點頭也不搖頭,隻是淡淡地哼了一聲,那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絕:“看看你的所作所為吧,回去好好整頓一下,否則等我親自動手,可就不會那麼客氣了。”

說完,她轉身離去,留下一抹決絕的背影。她的步伐堅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在宣告著她的決心和信念。

李清歌登基後,對地主士紳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對貪官汙吏更是重拳出擊。南方的局勢因此蒸蒸日上,百姓們拍手稱快,仿佛看到了一個新的希望。

但她心裡清楚,想要在北方複製南方的成功並非易事。那些靠近權力中心的官員們,他們的根基深厚,貪腐尤為嚴重。而且位高權重,關係錯綜複雜,治理起來難上加難。李清歌站在窗前,望著北方的天空,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她知道,這場鬥爭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但她絕不會退縮。

雖然她有能力平定這一切,但她卻不想讓乾隆坐享其成。自己造的孽,就得自己解決。李清歌心中暗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讓我成為第二個四爺?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她不屑地看了乾隆一眼,轉身便走。她的身影在陽光下拉長,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將她和乾隆遠遠地隔開。

再說小燕子,她被關進了重囚牢中。那是一座陰暗潮濕的牢房,四壁長滿了青苔,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忍受的黴味。獄卒們雖然守法,沒有對她動用酷刑,但那裡的日子對她來說卻如同水火一般煎熬。

小燕子性格急躁,不惹點事就心裡不安分。她試圖用各種方法逃脫,但都被獄卒們一一識破。大炎為了防止重囚逃逸,給她戴上了鈦合金打造的手銬腳鐐,堅固無比,她根本無法逃脫。

手腳被束縛住後,小燕子吃飯不香,睡覺也不安穩。她整天呼喊著要出去,聲音嘶啞而絕望。獄卒們不理她,她就罵個不停,仿佛要將所有的怨氣和憤怒都發泄出來。

俗話說惡有惡報,獄卒中有個聰明人叫邢榮。他身材瘦小,眼神卻異常犀利。他早就看穿了小燕子的伎倆,心中暗自冷笑。他想了個妙計來對付小燕子的聒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