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彆沒有實踐機會的,但吳舟這邊也有模版,她操作一下也就是了。
很多東西都是很基礎的,並不複雜。
“所有的產品活動表格,你這邊其實也有,要是不理解的話,就直接按照之前的原表提報就是了。也能穩定一段時間的業績!”吳舟好心的說了一句。
至於聽不聽,那就看她自己。
那些吳舟就管不著了。
劉圓圓隻是機械式的點點頭,畢竟現在的她其實並沒有真正的運營邏輯。
不過她能做好送貨,做好提報活動,其實也就勉強夠用了。
而這倆個步驟,吳舟做的工具表,就能完成大部分。
工作還是很“輕鬆”的。
工作交接出去了之後。
吳舟下午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摸魚”了。
“小劉,趁著我在還在公司的時候,這些事情,你能自己做的全都自己做,遇到任何問題了,就隨時找我!”
吳舟說完這話之後。
就開始整理自己的接下來要做的事兒了。
首先就是係統了。
自己突然離職,得考慮技能是否就會直接消失。
這三天時間,最好是能再升級一個技能。
“職業:電商運營\"
\"技能
“運營視角:精通5\/500(+)”
“運營工具:入門58\/200(+)”
“運營分析:入門12\/200(+)”
“產品直覺:入門108\/200(+)”
技能點:1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唯一有希望升級的可能就隻有技能,產品直覺了,在義烏的那幾天,吳舟雖然隻選了那麼幾個產品,但實際看的產品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都是用“分析產品”的邏輯在看品。
所以讓他的產品直覺技能提升的很快。
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要提升產品直覺的話,就得去多看產品。
而且是以那種“分析的角度”去看產品。
看的產品,需要多,而且要有所不同,同類的產品,進度增長會弱很多。
需要多看一些不同類目的新東西。
哪裡去找哪些新東西。
吳舟下意識的就想到了線下渠道。
批發市場,小商品城,這些魔都其實也有。
除此之外,商場,超市裡的那些東西,不也是商品嗎。
但想著想著...
為什麼要局限自己。
線下的產品是產品。
線上的產品不也是產品嗎?
而且線下看產品的時候,其實很多東西都是“類同”的,吳舟根本無法去乾預這些地方的產品分布。
所以大概率會造成,前期有些新鮮感的時候增長略快,但後期就會大幅度下滑。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
線上渠道其實是最合適的了。
而如果是線上的話,產品就太多太多了...
吳舟如此想著,然後立刻也就行動起來。
首先是進入淘寶主頁,然後搜索一些相對陌生百貨類的一些產品細分詞,之後就是自然排序,一個一個的去看...
這一刻吳舟的大腦幾乎的全力運轉,儘量的通過圖片,在大腦中生成立體圖...這樣產品看的會更清楚一些...
而且因為運營視角這個技能提升之後,吳舟其實也發現,自己在看產品,分析產品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更高維度的視角去看產品,分析的速度比之曾經要更清晰還有快速很多。
就這樣轉眼過去了41分鐘。
吳舟感覺眼睛略有些酸楚的時候,需要休息片刻,這時候再度打開麵板...
“產品直覺:入門109\/200(+)”
增加了一個點的進度。
吳舟臉上不由得的浮現出一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