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電子雲中的正二十麵體,被寫入信息的弱電相互作用【加更】(2 / 2)

複活帝國 火中物 13605 字 8個月前

掘進機的尾巴下端伸出個小小的機械臂爪,在地麵隨手取了塊礦石抓回艙內,並在駕駛艙後方的全自動樣品分析室內自行走流程,進行基礎理化特征分析。

這同樣也是開掘工的常規工作之一,隻不過其他開掘工從來不關注這些分析數據,反正他們也看不懂。

但任重當年可在實驗室裡泡了多年。

他導師甚至帶他去參觀過21世紀的人類最強粒子對撞機的風采,親眼見識了一下21世紀的人類偉力。

吸引住任重目光的,是螺岩掘進機一整套分析流程中的一個小環節。

隻是一副藏在角落裡的毫不起眼的巴掌大的小圖。

那是光子成像係統繪製的一張鉻原子的立體電子雲圖。

此時這電子雲圖正在微微閃爍著。

五秒後,立體雲圖又被新的訊息取代。

任重重新坐回駕駛座上,開始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刨飯。

立體電子雲圖在他腦海裡翻來覆去浮現,揮之不去。

他從未想象到過,單原子的電子雲圖竟會呈現出如此詭異的模樣,以至於他“上輩子”用二十三年形成的科學觀轟然崩塌了。

在地球上,世人最熟悉的經典電子雲圖,正是由單質子組成原子核的氫原子電子雲圖。

在假定沒有任何外力乾擾,呈絕對孤立的情況下,氫原子的立體電子雲圖應該是一個球形。

理論上,那是一個絕對標準的球。

它圓得不可思議,圓得讓人望而生畏。

電子以完全符合波函數分布的規律隨機出現在電子雲裡的任何一個位置。

越靠近電子雲的中間部位,電子出現的頻率越高。

越靠近邊緣,電子出現的頻率越低。

假如以密集分布的小點來表示電子的瞬時出現狀態,再將測量時間拉長到足夠的程度,那麼就會呈現出球形煙花炸開01秒後的場景。

中間是密密麻麻的光亮小點,越往外走小點越少,光線越暗,但卻始終有。

在極小範圍的空間中,無論把距離壓縮到多短,小點出現的概率都不會有階梯性質的陡然變化。

此時任重眼前的是鉻原子的電子雲。

任重記憶裡的鉻原子電子雲要更複雜些。

它有24個核外電子。

這24個電子按照不同的能級,圍繞著鉻原子核做或遠或近的範圍規律,自有範圍的離散分布隨機運動。

每個電子單獨擁有的電子雲,就仿佛是兩個對稱的即將掉落的水滴。

24個相互孤立又互相乾擾的電子雲層疊在一起,讓鉻原子的電子雲圖擁有多達48個“水滴”。

但在每一對水滴內的電子,其分布規律依然不會有階梯性質的陡然變化。

但剛才任重看到了什麼?

他在那48個“水滴”的中心,看到了48個正二十麵體,酷似噬菌體的頭部。

正二十麵體有30條棱邊,12個頂點。

每麵有三邊,是等邊三角形。

每個頂點有5條棱。

組成這些頂點和棱邊的,不是彆的,正是電子出現的概率。

雲圖中有圖案,證明電子在這些位置出現的概率遠大於其他地方,最終才會在立體圖裡以點線連接的方式形成正二十麵體。

這讓任重感到莫大的恐懼。

又過了幾分鐘,巨幕右上角又閃出幅新的電子雲圖。

這次是銣原子的。

銣原子共有37個核外電子。

任重看到了更多“水滴”。

他一咬牙,點擊暫停,然後放大右上角的畫麵,將其占滿巨幕,再進一步放大。

他在銣原子立體電子雲圖裡的每一個“水滴”中,都看到了正二十麵體。

任重深吸口氣。

他調整了檢測係統的操作規程,用偏振激光去照射銣原子。

但無論他如何照射,無論電子雲如何偏轉,或大或小的正二十麵體依然存在於每一個組成電子雲的“水滴”中。

任重一咬牙,選擇了二氧化三鐵的分子,繼續光子成像。

更複雜的化合物分子電子雲出現了,但正二十麵體結構依然存在。

最後,他調整了采樣機的操作規程,要求捕獲空氣中的氫原子。

八分鐘後,巨幕上顯示出了氫原子的立體電子雲圖。

一個肉眼可見的正二十麵體佇立在巨幕上。

氫原子核靜靜地懸浮在正二十麵體的幾何中心處。

任重癱軟坐倒在椅子上,腦子裡嗡嗡作響。

為什麼是正二十麵體?

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在數學的領域中,萊昂哈德·歐拉證明了正多麵體的極限就是正二十麵體。

它是怎麼出現的?

束縛電子的是庫侖力,也就是原本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電磁力。

隻能是不同尋常的電磁力賦予了電子以特殊性,才最終導致了這結果。

但基本相互作用力怎麼會變得不同尋常呢?

早在公元1979年,人類科學家就完成了電弱統一理論的建立,證明了電磁相互作用與弱核力相互作用是同一種力的一體兩麵。

學者們將原本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縮減為三項,分彆是重力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與弱電相互作用。

出現異常的弱電相互作用就是構建出宇宙萬事萬物的三項基本相互作用力之一。

它永恒存在,不可動搖,是組成人類科學觀的底層真理。

但現在,它被寫入了信息片段,像兩個人交談的聲音,又像奔行於光纖線裡的光信號。

它的存在形態變成了傳遞信息的介質。

它直接作用在原子層麵,將信息釋放出來,變成了光刻機的光束,又或者磁帶刻錄機裡的磁針中湧動的規律電磁信號,在原子結構層麵上直接繪製信息,並最終“畫”出了這些正二十麵體。

怎麼做到的?

影響範圍到底有多廣?

這是我采樣樣本不夠造成的偶然嗎?

在接下來的一整個下午裡,任重一直在不斷的測試再測試。

他表現得仿佛隻是單純地好奇,偽裝成了一個勤勞的分析實驗員。

他至少測試了分彆來自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數百個不同的原子、分子樣本,沒有例外。

他得出結論。

在整個源星上,弱電相互作用都被扭曲了。

物理規則從底層開始便被篡改了。

扭曲的物理規則影響著源星上的每一個原子。

這個星球上的電子不再遵循不可測定律。

墟獸、晶片、礦源石、人類短暫的壽命、橫亙星球的巨大無形人體生物鐘、降世魔嬰裡保留的死者記憶碎片信息、晨輝礦區的誕生……

這種種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異常,很可能都與正二十麵體的存在有關。

通過曾使用過一次的信息流乾擾彈,任重也已知信息流的存在。

信息流與異常的弱電相互作用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關係?

會不會這才是宇宙中的常態,地球上的物理規則才是異常的呢?

任重這個來自21世紀的化學與生物雙料博士陷入了莫大的迷惘,以及恐懼。

他內心深處發出了科學家永遠不該發出的哀嚎。

不!

這不科學!

他心底也生出了革命者永遠不願產生的念頭。

我的敵人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我連看都看不懂,我能戰勝祂們嗎?

源星上的人類知道電子雲本來的形狀嗎?

顯然是不知道的。

因為組成他們身體的原子裡,必定同樣也有正二十麵體,就像水裡的魚永遠不知道自己在水中。

否則,這副明顯不正常的立體電子雲圖也不可能如此大大咧咧地出現在自己區區一個底層開掘工眼前。

這物理規則不同的宇宙空間到底有多大?

源星大氣層內?

整個行星係?

還是更遙遠的廣袤的宇宙空間?

他這次是來“借”礦源石的。

他隻想當個偷金幣的小偷,沒想到卻發現了海賊王的寶藏。

但他的手卻沉重得連一枚硬幣都拿不起。

上帝真的不擲骰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