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成果。嘖嘖,還真是釣到了不少的大魚呢,瑞王、離國公、唐國公、闞國公這些被拉下水的權高位重的宗親貴族足足有四十七人之多,涉案人員更是不計其數。文武百官被拉下水的人也不少,方遠倒是借機挖出了不少隱藏的蛀蟲,雖然人數之眾讓他對自己的這些手下有些失望,但是這些年科舉和武舉也選出了不少的人才,也不用擔心大量人員的空缺使得皇朝上下無法正常運轉。
可以說,這一次,方遠還真是賺大了,不僅僅打掉了大量不安分的勢力,還安插了不少自己的勢力,讓更多新鮮的血液補充進康元的朝廷。
宮中的這場很快被平定的叛亂在傳出去之後,稍微清醒一點的勳貴都老老實實的去戶部把銀子給還了,那些依然沉浸在過往榮耀或者揣著糊塗裝明白的也就沒有機會再去戶部還銀子了,他們可都直接被劃為亂黨,直接被抄家滅族了。
叛亂之後的幾日,整個京城都一片蕭瑟,菜市口的鮮血沒有乾過,每日都有許多人被拉到菜市場砍頭,也就是那個時候,京城會稍微熱鬨一點。
相比較之下,最先倒黴的衛國公和永興侯的結局還算是不錯的。
而蔡雲芝因為在叛亂那日向太後及時報告叛亂之事,讓太後和徐皇後、溫貴妃等人及時躲避,也有幸進入了方遠的眼中,她很快的被調到了方遠身邊做了一個有品級的女官。
這一來,蔡雲芝和寧壽宮的關係倒是斷了,對她來說被皇帝看中是福是禍倒是不好說呢。
原本方遠得到了好處不管冉月什麼事情,但是冉月還是很開心,因為她不用出小錢錢了,方遠竟然提前將藏書館的小驚喜送到了。
原來這段時間,在方遠的強令之下,藏書館的工程迅速的完成了,藏書也悉數被送進,隻要冉月願意,藏書館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至於藏書館的名字,方遠交由冉月決定了,冉月將其命名為“皇家藏書館”,名頭倒是很大,隻是裡麵的藏書暫時還配不上這麼高大上的名字,但是冉月覺得無所謂,她這次倒是沒有白白穿越,她不僅僅給周晚秋留下了一個好名聲,更是白白的賺到了一大筆能量點。
後來,方遠覺得從貪官汙吏手中繳納的藏書種類不夠豐富,還主動捐獻了一批,他本來是要直接讓人選一些優質的書送過去的,但是讓冉月知道後,冉月直接讓他以捐贈的名義送了一批,而且捐贈儀式還搞得有模有樣。
隨後,方遠的近臣也陸續捐贈了不少的藏書,而且這些捐贈者的姓名都被刻在藏書館內的影壁上。這下那些惴惴不安的大臣似乎找到了一條拍太後和皇帝馬屁的路子了,捐書,大量的捐書,還得捐一些上等的藏書。以至於後來,這座皇家藏書館因為放不下藏書,不得不再次的擴建。當然到後來,皇家藏書館也不是誰捐贈的書都接受的,起碼書得有一定的價值,皇家藏書館才會接受。
一開始,冉月立下讓貧寒學子免費讀書的計劃倒是順利實現了,冉月閒來無事將現代圖書館的一些規矩引入了皇家藏書館,這倒是讓一些原本覺得太後是在沽名釣譽的老派儒生刮目相看。隻可惜京城生活不易,能夠到皇家藏書館借書的不是些本地人士就是那些上京趕考的弟子,冉月倒是想要在各地建立藏書館,但是她可沒有那個精力去推動這個事情了,而且那些藏書館裡麵的藏書再有價值,她也沒有那個本事四處飛。
位於京城的皇家藏書館,冉月倒是喜歡的很,隻需要隔段時間出宮,便可以搜刮一部分能量點,這些能量點來的還真是輕鬆呢。
不得不說,冉月的心情還是不錯的,沒事看看戲劇表演或者去宮外逛逛,小日子過得舒坦極了,心情好了,吃喝上更是講究的很,隔三差五的還有禦醫定時把脈,一點風吹草動,宮裡就緊張的不行。
於是冉月順利的熬過了七十歲、八十歲,順利的把現任皇帝熬死了,由太後升級為太皇太後。唉,小夥子本來可以活得更久一點的,可是他是皇帝,有太多的事情要操勞,還有太多的妃嬪需要他撫慰,所以五十多一點便去了。繼承皇位的不是彆人,正是蔡雲芝所出的十皇子,她還是成為了皇帝的妃子,開啟了她的宮鬥生涯,而且她才是那個笑到最後的人,身份尊貴的徐皇後、備受寵愛的溫貴妃都敵不過一個有老天爺幫忙開掛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