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勵飛立刻說:“曉敏同誌太謙虛了,你可是行署專門要來的人。”說著直接轉向鄭建業,“鄭局,我們正在做農牧結合的研究,不如就讓祝曉敏同誌去三科吧。”
呂海根立刻笑著反對:“上頭調祝曉敏同誌過來,要做的是實績,吃飽肚子可不能是空話,我覺得還是二科合適。”
丁勵飛臉色落下來:“也不是隻有二科做實績,三科也可以。”
呂海根微笑:“二科去年每個人下鄉都在六次以上,時間長達四五個月,三科就是像征性的去一次,能做出什麼成績?”
丁勵飛冷哼:“三科可隻有三個人。”
呂海根跟著說:“二科雖然是四個人,可多一個人也不至於差那麼多工作量。”
看來,這兩個科是這兩位副局分管,三個乾事分在了這兩個科裡。
祝曉敏默默聽著,心裡判斷。
丁勵飛說不過呂海根,立刻向祝曉敏說:“曉敏同誌,你自己說吧。”
這是一來就逼她站隊?
祝曉敏還沒有說話,就見鄭建業連連擺手:“祝曉敏同誌剛來,就是要開展工作,也得先有個計劃,這個不急。”沉吟一下,向祝曉敏說,“你先去一科,了解一下工作環境,對於工作,你有什麼計劃先想想,具體的事隨後再說。”
祝曉敏點頭:“好的。”
鄭建業向後招手:“胡科長,人先交給你,可得照顧好了。”
胡閏月跟著站起來,笑著說:“鄭局放心。”
原來胡閏月是一科的科長。
祝曉敏笑著向她示意。
通常一科是做行政工作,雖然不是負責下邊縣的發展,卻是了解整個單位最好的窗口。
鄭建業算是有心了。
隻是一個短會,簡單的安排後,祝曉敏就跟著胡閏月去一科的位置。
就在最接近鄭局的辦公室,是一科和三科共用的辦公室,每個科都是一正一副兩個科長,三科多一個乾事,原來是五個人,再加一個祝曉敏成了六個人。
胡閏月先給她介紹另三位科長:“這是三科的範彥清範科長,這是張玉傑張科長,我們科的李長平李科長。”又指乾事,“這是郭紅桃郭乾事。”
三個科長清一色的男性,張玉傑年紀稍大,大約三十歲上下,另幾個都是二十七八歲的樣子,隨著介紹,都熱情的過來握手,尤其是範彥清,幾乎抓著不放。
祝曉敏不動聲色的拽出來,後邊的幾個人就不再握手,隻是微微俯首,含笑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