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敏搖頭:“那裡除了交通不便和衛生問題,還有一個用電問題。基地的電,是從上邊守林人小屋拖過去的,隻是簡單的照明,完全可以應付,可是罐頭廠之後要用很多機器,基地的電完全支撐不住。”
劉壯誌問:“你們說的那片荒坡有嗎?”
謝承誌說:“那道山坡往後有一個村子,那條路也是在鎮上去一大隊的路上,電纜就是從旁邊過的,接進去隻有幾十米。”
劉壯誌聽他們已經想的周到,向祝曉敏說:“這是典型的鄉辦企業,回頭你做一份詳細的計劃書,程序我幫你跑,隻是這建設要用的資金……”
國家窮,他們雖然是上級單位,可是也很難要下錢來。
祝曉敏知道他的意思,微笑說:“村子裡,人力不缺,也不用馬上結工錢,記工分就好。山裡也多的是石頭,不需要買,需要花錢的就是石灰和磚瓦,之後是機器。”
那也不少……
劉壯誌沉默。
謝承誌說:“這兩年,一大隊存下一些建設基金,這個計劃隻要通過,一大隊就可以投入建設,所以說,這個廠雖說是以公社的名義,還是要以一大隊為主導。”
啟動資金是一大隊投入,那是當然!
劉壯誌籲口氣:“你們這個計劃,可不像現在就有的。”
謝承誌微笑:“不瞞劉科,這個計劃曉敏去年起步做作坊的時候就說過。”
第一年作坊,第二年建廠,第三年正式招工。
劉壯誌笑:“聽起來,像是種果樹的時候就想到了吧?”
被你說著了。
祝曉敏客氣:“我也沒看那麼遠,隻是去年水果分銷去彆的縣的時候想到的。”
楊義亮好奇的問:“可是你們現在就做計劃,這大冬天的也沒法動工吧?”
祝曉敏笑:“得春耕後了,隻是我們把準備工作做好,免得影響建廠的進度。”
幾個人聽她已經步步想在前邊,都悄悄稱讚上頭知道用人,這麼年輕的一個姑娘,沒點能力,怎麼可能會讓行署直接把人調來。
一連兩天,祝曉敏和謝承誌把初步的計劃書趕了出來,留下祝曉敏做細化,直到第四天,打聽到回縣裡的路已經通了,謝承誌去買了縫紉機,楊義亮和許席林跟去幫忙,幫他用平車推去車站。
祝曉敏不放心,跟著謝承誌叮囑:“這天氣路不好,有什麼需要去鎮上打電話,我幫你辦,彆再跑了。”
單位裡,鄭建業的辦公室有一部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