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不行,那就是穿的了。衣、食、住、行嘛。”賀文華說。
“可我們這裡,隻有詩文會做衣服。”馮文明搖頭。
苗詩文倒是說:“我平時做做,攢一些拿去賣,不知道行不行?”
祝曉敏無奈:“靠你一個人,一台機器,能做多少?”
“衣、食都不行,那就是住,還是得蓋房子。”吳緒林說。
周處一瞬間想到古教授住的房子,也跟著點頭:“現在城裡都是單位分房,很多人住房條件很差,比我們代銷點差遠了,要是我們在城裡能建一些那樣的房子,肯定能租出去。”
祝曉敏點點頭:“我們這邊其實很偏僻,代銷點的房子也隻能到假期租給學生,如果我們能在城裡有房子,麵對的人群就要廣一些,隻是買地建房子,需要土地資源,我們可以留些心,但不用把主要精力放在這裡。”
現在雖然已經實行改革開放,可是房產還沒有商品化,要發展房地產並不容易。
也確實,他們都不是京城本地人,想要找到土地資源,並且拿下來,可沒那麼容易。
宋誌安又撓頭:“曉敏,這衣食住行三樣都不行,難不成我們要造車?辦一個自行車廠?”
祝曉敏好笑:“我們國家有成熟的自行車製造廠,我們自已辦廠要和國營大廠爭奪資源,可不占什麼優勢。”
這是都不行?
陳旭東苦笑:“曉敏,這麼大好的時機,我們總不能就這麼看著吧?”
“是啊!”邢慶生也說,“目前我們能用的資源,除了代銷點的房子,就隻有食品廠的產品,就不能再做點什麼?”
祝曉敏見大家瞅著她,隻得說:“我剛才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是沒有時間去擺攤賣吃的,可是我們可以生產相關的東西。”
什麼意思?
大家糊塗了。
祝曉敏提示:“為了做火腿腸,我們自已製造了腸衣機和攪肉機,現在私營經濟放開,相應就會有很多小攤小販,最多的就是賣早點或各種熟食的。”
“可我們又沒時間擺。”宋誌安嘟囔。
祝曉敏含笑撇他一眼:“拋開擺攤要用的時間,還要有糧食資源,這一點我們目前也做不到。”
自已吃糧都是用糧票去糧店裡買,價錢是一回事,糧票也並不好搞。
“那我們能做什麼?”宋誌安急了,“曉敏,你彆賣關子了,趕緊說說。”
祝曉敏接下去說:“大家試想,我們這裡有三十多個人,每次一起吃飯,光和麵就要好幾個盆,好幾個人來做,如果一個小攤不用多,一天賣幾百個人,和麵是不是就是一項大工程?”
這麼一說,宋誌安第一個舉手讚成:“對對,假期的時候,我們那裡二百多個人的飯,我們炊事組有十幾個人,和麵的時候是全部上陣的,需要比彆人早起一個小時。”
“對對!”炊事組的幾個知青同時點頭。
祝曉敏看向吳敬源:“既然攪肉機做得出來,這和麵機應該也不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