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敏搖一搖手裡的信:“文明那裡已經在申請建廠,審批下來之後,就可以辦招工手續。”說著縮縮脖子,“其實我們龍城那片地方,隻有幾間庫房,實在達不到建廠的標準,好在現在政策寬鬆,應該沒什麼問題。”
大破之後就是大立,這幾年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國家對民營企業還沒有設太多的條條框框,要建一個空殼子的廠子,很容易批下來。
陸明崢眸子亮亮:“龍城工商管理局,我可以找到人。”
祝曉敏雙手連搖:“不不不,我可不需要陸家的人脈。”
陸明崢苦笑:“和陸家沒有關係。”
“那誰知道。”祝曉敏撇嘴,看他一眼,又低聲說,“旭東的一個同學就在工商管理局。”
所以,她有自已的人脈。
陸明崢挫敗,隻得不再堅持。
龍城那邊馮文明在申請建廠,京城這裡吳敬源也在申請。
馮文明那裡申請的仍然是食品廠分廠,吳敬源申請的卻是機械廠。
這個消息給知青們傳了出去,大家的回信都紛紛的傳了回來,除去表示對這一舉措的支持之外,就是對更改廠名的回應。
逐鹿食品廠是祝曉敏一力促成,知青們合力辦起來,廠名也是取了“祝陸”的諧音,大家都舍不得放棄,最後為了區彆於原來的總廠,分廠就由原來的“瓷窖口逐鹿食品廠京城分廠”改名“京城逐鹿食品廠”。
龍城規模太小,就取名“京城逐鹿食品廠龍城分廠”。
而吳敬源建立的機械廠,雖然是他任廠長,可也是祝曉敏的決定,又是所有知青的投資,也就跟著取名“京城逐鹿機械廠”。
原本車隊是歸屬於食品廠,後來幾經討論,還是也跟著拆分,取名“京城逐鹿運輸隊”。
宋誌安見名字定下來,感覺非常滿意:“以後我們不管再建什麼廠,不管建在哪裡,隻要是我們集體的,都取這個名字。”說完向童欣雨得瑟,“這名字可是我想出來的。”
童欣雨不信:“真的假的?”
祝曉敏笑:“這個真的是真的。”向宋誌安看看,含笑說,“趁這個機會,你要不要建一個電器廠玩玩?”
宋誌安學的是電子技術專業,在之後的幾年,這一行會以飆速發展。
宋誌安一呆:“電器廠?”
祝曉敏點頭:“其實我們廠的冷庫,雖說很多工作還是敬源他們做的,可他們主要做的是零配件,電器相關的部分卻是你帶人完成的。”
吳敬源立刻點頭:“對,我們機械專業不可能獨立完成。”
宋誌安抓著腦袋,把在場的人一個個都看了一回,有點心動,又沒把握。
祝曉敏繼續鼓勵:“怕什麼,也不是馬上要生產出什麼了不得的東西,這幾年你們從南方搗騰回來的電器,都拆了多少了,現在要仿製總不成問題,在製造的過程中,再自已慢慢改進。”
有她對往後幾十年的了解,廠子建成,先從價錢較低的各種小家電開始,她有把握很快搶占北方百分之八十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