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承誌連連搖頭:“一輛自行車,便宜的也一百六七,十輛下來,那就小兩千了,都夠裝套設備了。”
祝曉敏算算,也確實,食品廠起步的時候,也才三千多塊錢。
創業階段,能省則省。
大家說會兒話,白桂花進廠子裡去了,祝曉敏和陸明崢也就跟著謝承誌一起回五號院來,這才問:“承誌,小靖上學的事,你們怎麼考慮?”
這個問題,剛剛陸明崢也問過。
謝承誌說:“今年我也畢業,我們是決定搬去城裡,也免得詩文上班來回跑,這樣的話,最好的小學就是王府小學。”
隻是知青們留的那處一人一間的院子,離王府小學卻不近。
陸明崢說:“王府小學的話,就搬去我們那處四合院,剛好和江嫂能互相照應。”
上學的還有妞妞,何況還有一個謝碩需要人照應。
謝承誌聽著,微微點頭:“詩文回來我們再商量。”
這麼看,應該是最好的安排,其實沒有多少考慮的必要,就問:“小亦呢?上基地的小學?或者留給我們也好,和小靖一起還有個伴兒。”
陸明崢一默,向祝曉敏看去一眼。
祝曉敏微微搖頭:“羅老師是想小亦上他們大院兒的小學。”
謝承誌皺眉:“小學不比幼兒園,上不上沒什麼要緊,小亦在大院兒上學,你們回來就隻能周末接出來。”
這也確實是祝曉敏考慮的問題,看看陸明崢,微微點頭說:“即使小亦不去,還有小也呢。”
上一次雖說陸家的人沒有把孩子帶走,可是經過那一場虛驚,她已經不放心在陸明崢有任務的情況下把孩子留在基地。
事實上,陸亦跟著謝承誌和苗詩文,不擔心生活上照顧不到,可安全上就更不放心。
謝承誌聽著,也微微點頭,向陸明崢看一眼,歎口氣。
在鄉下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知青都羨慕陸明崢的家世,彆的不說,每個月總會寄錢寄糧票過來。
可是現在,彆人家裡雖說也少不了狗屁倒灶的事,可是普通百姓,無非出點力出點錢的事,總好應付,反而是陸家最難纏。
隻是這畢竟是他們的家事,他也並不好發表意見。
等到謝承誌帶著謝碩出去,陸明崢才輕輕擁住祝曉敏解釋:“那份報告,我原本隻是針對山地排雷做出的一個研究方向,希望在最後那一役到來的時候,我們不至於打的那麼慘烈,沒想到這麼快就批下來。”
從他重傷醒來,隻有上一世記憶的時候,他發現祝曉敏在身邊,第一個念頭是退役。
從七三年到八七年,足足十五年,他大多的時間都在戰場上,大大小小幾十役,重要的戰役都有他,於國,他已經問心無愧,那一刻他隻想好好陪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