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不服管教,多動,肆無忌憚,很難有片刻的安靜。”
“我猜測,他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當中,應該表現出狂躁,閱讀理解能力障礙,極易受傷,對疼痛的耐受能力不足等問題吧?”
中年夫妻剛開始還不以為然,畢竟在大眾的心目中,有名的中醫,那都應該是老頭老太太的年齡。
一個20多歲的年輕中醫,那能有多少臨床經驗,有多大的能耐?
可隨著孫平安的描述展開,中年夫妻二人慌了,因為這個胖子說的情況,和他們家的熊孩子的情況,一模一樣。
“醫生,我兒子得的是什麼病?”中年男人緊張的問道。
孫平安很肯定道:“這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叫做:慣病。”
“如果不能進行乾預治療的話,長大了之後,病情會變得更加嚴重,一旦病情爆發,極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醫生,你能治嗎?”
孫平安搖搖頭:“我治不了,不過你們可以去世界醫學巔峰論壇碰碰運氣,說不定能遇到會治療這種病的醫生呢!”
“好好好!我們一下飛機就去。”
“嗯!那最好了,不過你們最好控製你們家孩子的行動和脾氣,讓他不要大吵大鬨,亂走亂跳,這種行為,會不斷加重他的病情。”
“是是是!”夫妻二人連聲應道。
孫平安暗笑不已。
慣病?
慣的毛病的簡稱。
如同臥龍身旁必有鳳雛。
熊孩子的身邊,必定有熊家長。
不服管教,多動,肆無忌憚,狂躁,這不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毛病嘛!
這和家長的身份地位,所擁有的財富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而是根本就沒有家教,什麼都由著孩子。
閱讀理解能力障礙?
孩子都喜歡玩,不喜歡學習,沒有家教的熊孩子,表現的就更明顯了。
不愛學習,可不就閱讀理解能力障礙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