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到了除夕這一天。
趙老親自寫了對聯貼在這邊家裡和街對麵房子的門上。
白玉梅動手剪了各色窗花,湉湉就在一邊等著,待白玉梅剪好一張,她就蹦蹦跳跳的拿著到處去貼。
白玉梅家裡的雙喜如今已經滿了一歲,已經會走了,邁著兩隻小短腿兒就跟在湉湉的身後頭來回倒騰,幾步也走不出去多遠。
等湉湉來回跑了幾趟回來,再看他,原地拉磨一樣根本沒怎麼動地方。
這場景,可把眾人都給惹得哈哈大笑起來。
家裡今年負責掌勺做飯的是秦左。
白玉雪給他打下手。
因為雙喜年紀小,白玉梅要看孩子走不開,所以灶間忙活的事情就沒用她插手。
趙忱這邊,則正和趙老一起,陪著張弘義說話。
張弘義這一年在縣生產部乾得不錯,加之開大車跑活兒省內各個地方都走遍了,也算是見過了大世麵,且他如今膝下有了兒子,腰包也日漸鼓起來,對於現狀自然沒什麼不滿足的。
這邊氣氛相當融洽。
話說著說著,就說起了趙老、趙忱兩父子在槐花嶺上的工作來了。
槐花嶺上一處古跡被開發了出來,這件事鄉裡就沒有人不知道的,有很多人好信兒都想去看上一看,隻不過嶺子上的道路實在崎嶇,不方便過去,這才免得了那些人的打擾。
張弘義在外頭就聽人說了不止一次,因此十分好奇,忍不住多問了幾句。
趙老就道:“古人智慧,原非我們這些後人能夠想象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