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乾話鋒一轉,笑道:“然此番太師出馬,定然手到擒來,定可震懾天下諸侯。”
“為太師賀!”
紂王口中雖如此,但心中並不平靜,甚至不太樂觀...畢竟《封神演義》中言說太師這一征就是十數年之久。
“在農牧方麵,皇叔是行家。”紂王起身向著比乾說道,“就多勞煩皇叔費心了。”
比乾聞言眼前一亮,以往自己提這方麵的建議的時候,大王雖然口頭上答應,但總歸沒有落在實處,沒想到今日卻有收獲,當下便躬身二拜,“臣之本責,定當用心。”
“還有一事。”紂王抬抬手,示意比乾起身,“皇叔還是我族大祭司,不知對上古之事,了解可深?”
這就更讓比乾感到意外了,大商人王是不祭祀“神靈”的,且一向對這些“神鬼”之事不感興趣,但不代表大商就跟“神靈”徹底斷絕了聯係,雙方還是會有一個溝通的平台與渠道,那就是大商的大祭司。
而大祭司之位,一向都是大商皇族來擔任,本代大祭司就是比乾。
隻是沒想到大王忽然提到了此事,且不論緣由,大王既然問了,比乾就連忙回應,“略知些皮毛,不知道大王想要知道哪方麵的事情?”
“就講講玄鳥如何?”
比乾:...
一番講述之後,比乾也沒想到,大王對這些事情當真是一竅不通,且“鬼神”之事繁雜,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講完的,在對紂王稍微講述了一下三界起源之後,便說道:“大王想要知其詳儘,不如一觀《山海經》。”
“大善!”
紂王眉目放亮,心說:趁老太師沒回來,孤先偷習幾日!<b
r>
《山海經》乃是五帝舜時,協助大禹平定水患的伯益所著,成湯滅夏之後,這《山海經》便為商所得,隻是除了成湯之外,也就隻有曆代的大祭司會翻閱其中內容。
之所以後代君王翻閱甚少,乃是因為成湯依照《山海經》中的描述,尋找過其所描述的各處山川,靈獸以及妖凶,但發覺此時之地理,與當年早已不同,並不能一換一對照,故而此書就此閒置。
但其中對“上古神靈”的描述,正是紂王此刻所需。
......
聞太師大軍行了半月有餘,已然是到了北海。
大軍擺開,聞太師跨墨麒麟而出,怒聲道:“反賊袁福通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