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複行此事,壞的是陛下的威信。
且不論此二人目的如何,就說這諫言也確實沒什麼毛病。
隻是隨後就露出爪牙,說他們訪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豔色天姿,幽閒淑性...若是選她一人入宮,還是臣下之女,也不驚擾天下百姓。
“紂王”深以為然,隨即招了蘇護入宮,言說要納其女入宮,同時也表示,蘇護從此為國戚,食其天祿,受其顯位,永鎮冀州,坐享安康,名揚四海。
但蘇護不從,言語推脫,先說陛下後宮充盈,又說陛下聽了讒言,再說他女兒蒲柳陋質,素不諳禮度,德色俱無足取...還要讓紂王斬了進獻讒言的佞臣...
即便是如此,“紂王”依舊沒有生氣,還在勸蘇護好好想想自家女兒成為帝妃之後的個中利害。
但蘇護當麵直斥“紂王”,將“紂王”直接比做了夏桀,又說什麼人君愛色,必顛覆社稷...還說什麼君為臣之標率,君不向道,臣不將化之...最後還“危言聳聽”說商家六百年基業,要在“紂王”手中紊亂...
直接把個紂王引得怒火中燒,要把蘇護送法司勘問正法。而這個時候,還是費仲與尤渾及時出麵,隻是讓紂王感到意外的是,他們兩個竟然不是來落井下石的,而是幫蘇護求情的。
還是那一套大道理,說什麼蘇護忤旨,本該勘問,但是他的罪過是因為陛下要選侍其女,蘇護不從而致,如果這樣的事情傳遍了天下,天下人都會說陛下輕賢重色,阻塞言路...如果能夠赦免他的罪行,放他歸國,讓他感念陛下的不殺之恩,自然就會把女兒進獻入宮闈來侍奉陛下。
如此一來,陛下抱得美人歸,天下庶民得知,也會得知陛下的寬仁大度,納諫容流。
拋開費仲尤渾的真實動機不談,此言彆說是書中的“紂王”,就是現在神誌清明的紂王,聽來也很有道理。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既然已經赦免了蘇護,隻要是他快馬回國,此事之風波,便還能掩藏一二...可最終的結果是,蘇
護在眾家將的勸諫之下,直接反了。
還取來文房四寶,在午門上提下了反詩,言曰:
“君壞臣綱,有敗五常。
冀州蘇護,永不朝商。”
此詩一出,紂王“昏庸無道”之名,才算是真正開始向天下各地擴散了出去,並且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逐漸深入人心。
紂王前幾次在《封神演義》中看到此節的時候,還沒怎麼多想...可此番看過了蘇護“神人入夢”的奏章,再聯想到此詩的時候,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女媧宮中的淫詩。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呐!
隻是眼下如“書中”不同,紂王並沒有迷失了心智,更沒有沉迷於美色,而想要動亂殷商之根基,最好入手的地方,還是後宮。
被“神人”選中的,依舊是蘇妲己。
隻是不知道這一次的蘇妲己,是她自己,還是那九尾妖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