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一聽這話,也當即正色,“不知道長有何教孤?”
雲中子見紂王神態,便知道紂王應當是知曉一些事情,畢竟有聞仲與餘元在,再加上此前“女媧宮”與“恩州驛”兩次變故,若紂王說自己不知道,雲中子也不相信的。
“三界每逢一千五百年,便有一場神仙殺戒,似吾輩修士,皆在其中。”雲中子指了指自己,而後向紂王說道,“而今與天道混沌之前,似有天機所顯,言曰成湯基業不穩,恐更迭之隱憂...然則貧道前日觀望殷商國運昌隆,陛下氣運鼎盛...貧道以為天機所顯之災厄,恐非尋常,故而下山一觀究竟。”
紂王也萬萬沒想到雲中子在此事上,對自己竟能如此坦誠,雖然沒有言明《封神演義》之中一貫之“天命在周”,但紂王對雲中子也是愈發另眼相待。
怪不得就連太師提起這位福德金仙,也是心悅誠服...果真有大德真修之氣象。
其實縱觀《封神演義》全書,尤其是闡教修士,在路過朝歌,察覺王宮有妖狐作亂時,能生出出手除妖的,也就是此一位了。
可惜隻是送來了一柄木劍,未竟全功...但其實紂王自己很清楚,《封神演義》之中殷商之敗,並非是在蘇妲己,還是在“紂王”自己身上。
也正如書中雲中子所言,“陛下若知道有妖魅,妖魅自不敢至矣。惟陛下不識這妖魅,他方能乘機蠹惑”。
那在《封神演義》可謂是“罪大惡極的”九尾妖狐,如今在文宣司中,都快成九尾靈狐了。
在民間百姓之間,已是聲名鵲起。每往一地宣揚殷商新政時,都會被當地官府百姓夾道相迎,對此紂王隻能說石磯娘娘的眼光果真有獨到之處。
似之前費仲言說,文宣司在消息傳遞上的局限性,也被順利解決...其實也並非需要神仙手段,山間精靈們的法術,同樣也有奇效。
紂王給予了文宣司一定的權利,讓他們招攬那些隱藏在山川江河之中的精怪,但凡是投效殷商的,則去怪之名,冠之以靈,算是為它們正名。
不過起初還是遇到了不小的波折,不是說費仲能不能招攬到這些精怪,而是費仲領著人去了,壓根就尋不到。而後九尾狐加入文宣司之後,隻是放出了個風聲,許多精怪便不請自來...以至於現在他雖然是文宣司大夫,但其實很多地方已經要仰仗九尾狐了。
關於大劫之事,雲中子也並沒有講的太過透徹,他隻是對紂王說道:“大劫有數,或難以避之,然人力雖窮,卻未必不能扭轉乾坤,好似如今殷商之勢,等閒災劫實難侵也。故而才有女媧宮與恩州驛兩次風波...”
“貧道不才,
也願在殺劫降臨之際,略儘綿薄。”雲中子想了想,從懷中掏出兩麵小旗,送到了紂王麵前,“此乃貧道仿製之五行旗,若陛下遇災時,可抵兩命。”
依照雲中子推測,就以殷商現在之盛狀,若要出現殷商氣運破敗之事,那一定就是在紂王身上做文章...但此等明君千百年難遇,若因大劫而遇害,實非三界之福。
哪怕是有“天命在周”的天機,雲中子還是願意助紂王一臂之力。
畢竟是神仙犯了殺劫,本身牽扯到凡俗已是不該,若還要將劫數轉嫁與人間王朝...實非仙人所為。
雲中子並沒有在王宮久留,留下兩麵旗子,便飄然而去。
次日,紂王請餘元邀申公豹入宮相見。